《赠弈棋蓝氏子》
时间: 2025-01-17 10:0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弈棋蓝氏子
作者: 李仲光 〔宋代〕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
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
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
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
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
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字落手四座惊。
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
推倒棋枰君莫怪,不向眼前论成改。
白话文翻译:
古人制作这局棋桌,意在下黑白棋来领悟生死。
闲暇之时借此消磨漫长的日子,未必能赢得他人的心。
后人不懂古人的用意,导致了棋局中生出许多复杂变化。
烂柯人走后,秋天的棋局已死,通国高手又有谁能被知晓?
东南之地人才辈出,直到如今各项技艺都得到了精进。
下棋时坐在一起决胜负,蓝家的儿子声名远扬。
沈机整日静默不语,一字落下便惊动四座。
肯堂为人百般不解,性情孤僻向来喜欢疏畅。
推倒棋局请你别怪,眼前的胜负不必过于计较。
注释:
- 楸枰:古代的棋桌,象征下棋的场所。
- 黑白:指黑子和白子,象征围棋。
- 烂柯人:传说中因下棋而忘却岁月的人,象征沉迷于棋局。
- 沈机:指棋艺高超的人,可能是蓝氏的棋友。
- 肯堂:指的是一位性情复杂、难以理解的人,可能是指蓝家的父亲或老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仲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尤其擅长写棋、文人生活等题材。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是围棋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围棋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棋艺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围棋这一文人雅玩的主题,反映了古人对棋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开头几句,诗人指出围棋不仅是游戏,更是理解生死的一种方式,闲暇之时,棋局成为消磨时间的工具,然而这种消遣未必能赢得人心。接下来的几句则表明后人对古人意图的误解,棋局的复杂变化引发了棋手们的激烈争斗,反映出人心的纷扰与复杂。
烂柯人这一意象,象征着沉迷于棋局而忘却现实的人生状态,而“通国善弈谁知名”的一句则揭示出即使棋艺高超,也不一定受到认可。这种对棋艺与人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而蓝氏之子的描绘则透露出诗人对当代棋手的赞誉,尤其是沈机的出众表现,以及“肯堂为人百不解”的复杂性格,显示了棋手在棋局之外的人性迷惘。最后一句“推倒棋枰君莫怪”,则是对棋局胜负的不拘一格,强调了心态的开放与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古人设立棋局,意在通过下棋来领悟生死哲理。
- 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在闲暇时用下棋消磨时间,但未必能赢得他人的心。
- 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后代人未能领会古人的用意,导致棋局复杂难解。
- 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沉迷于棋局的人已去世,优秀棋手却鲜有人知。
-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东南地区人才济济,各种技艺都得到精进。
- 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围坐下棋,蓝家的儿子声名远扬。
- 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字落手四座惊:沈机沉默不语,一语落下便令众人惊讶。
- 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肯堂的人性复杂,向来喜欢随意和洒脱。
- 推倒棋枰君莫怪,不向眼前论成改:推翻棋局请不要怪罪,不必过于在意眼前的成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围棋与人生进行比喻,阐述哲理。
- 拟人:赋予棋局以生命,表现其复杂性。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围棋的象征,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人性复杂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态度,强调棋局的变化与人生的不可知。
意象分析:
- 棋局: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变化。
- 烂柯人:代表沉迷于某种状态而忘却现实的人。
- 蓝氏之子:象征才华与声誉,表现出棋艺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黑白”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围棋
C. 棋子
D. 人生 -
“烂柯人去弈秋死”中的“烂柯人”象征什么?
A. 健康
B. 忘却时间
C. 成功
D. 失败 -
诗中提到的“蓝氏之子”指的是:
A. 一位棋手
B. 一个地方
C. 一种棋局
D. 古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 《棋歌》——王安石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棋歌》与李仲光的《赠弈棋蓝氏子》同样探讨围棋的哲理,但王安石更注重棋局的对弈技巧,而李仲光则更倾向于哲学思考与人性探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围棋与人生哲学》
- 《古代文人生活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