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夷甫登朝日月昏,
争知安石亦深源。
当时赤子何无禄,
直自高曾误到孙。
白话文翻译
谢安在朝中,以至高的地位和深厚的才华,谁能知道他也是出自深厚的根基呢?当时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功名利禄,直至高曾误了后代的孙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夷甫:指谢安,字夷甫。
- 朝日月昏:形容朝廷的朝政混乱。
- 安石:指谢安,字安石。
- 赤子:指年轻人或后辈。
- 无禄:没有得到功名利禄。
- 高曾:指高祖,文中可能指代谢安的先辈。
典故解析: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才智和品德著称。本诗提及的“赤子”反映了对后辈的寄托与失落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个人努力的局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虽然具体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思考,常以古人事迹为借鉴,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动荡,士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鉴,成为诗歌的重要主题。通过对谢安的描写,陈普表达了对当时政局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开篇“夷甫登朝日月昏”以极具画面感的语句展现了朝政的混乱与不明,谢安虽然身处高位,却如同月亮在昏暗中闪烁,显得孤独而无奈。
接下来的“争知安石亦深源”,让人意识到即使是才子谢安,背后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表现出对历史渊源的敬畏。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后辈的感慨,表现出对年轻人的关心与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他们未能获得功名的惋惜。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感慨中,融入了对前辈的敬仰,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情感网。陈普通过这首诗,成功地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结合,让人产生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夷甫登朝日月昏:描述谢安在朝中高位,朝政混乱,暗示政治环境的复杂。
- 争知安石亦深源:表明谢安的才华与地位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
- 当时赤子何无禄:对当时年轻人未能获得功名的惋惜,表达对后辈的关心。
- 直自高曾误到孙:暗示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可能是对后辈的警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谢安与“日月”相提并论,暗示其才华的光辉与朝政的昏暗。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反讽:通过对“赤子”的描述,反映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历史渊源的敬畏,揭示了历史中个人努力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日月昏:象征着政治的混乱与无明。
- 安石:象征着才华与深厚的历史背景。
- 赤子:象征年轻人,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失落。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情境,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夷甫”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谢安
- C. 杜甫
-
诗中“赤子”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老人
- C. 孩子
-
诗中提到的“安石”是指?
- A. 谢安
- B. 陶渊明
- C. 王羲之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咏史下·谢安》:两者都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杜甫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陈普则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和对当下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历代诗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