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张翰》

时间: 2025-01-01 18:33:22

晋家事势若崩河,忘却吴松好月波。

莫把李膺夸二陆,思鲈羡鹤不曾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晋家事势若崩河,
忘却吴松好月波。
莫把李膺夸二陆,
思鲈羡鹤不曾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晋朝的局势就像崩溃的河流,
人们却忘记了吴地的松林和明月的波光。
不要只把李膺和二陆(陆机、陆云)夸奖,
对鲈鱼的渴望和对仙鹤的羡慕其实并不多。

注释:

  • 晋家事势:指晋朝的政治局势。
  • 崩河:形容局势的崩溃,像河流破裂。
  • 吴松:指吴地的松林,代表着美好的自然景色。
  • 好月波:指明月在水面上的波光,象征着宁静的美好。
  • 李膺: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二陆指陆机和陆云兄弟,都是著名的诗人。
  • 思鲈羡鹤:指对鲈鱼(象征世俗享乐)和仙鹤(象征超脱的理想)感到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字子玉,号青冥,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作者通过历史反思,寄托对当代局势的感慨与忧虑。

诗歌鉴赏:

《咏史下·张翰》是一首通过历史事件反映当时政治局势的诗作。开篇“晋家事势若崩河”,以崩坏的河流形象,表现出晋朝政治的动荡与无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忘却吴松好月波”,形成鲜明的对比,昔日的美好景象已被纷乱的局势所掩盖,令人感到惋惜和失落。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李膺和二陆的赞美,但也暗示了人们对世俗享乐的渴望(鲈鱼)与对理想生活(仙鹤)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理想的挣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晋家事势若崩河”:用破裂的河流比喻晋朝的动荡,暗示政治的混乱。
  • “忘却吴松好月波”:人们对美好景象的遗忘,反映了社会的冷漠。
  • “莫把李膺夸二陆”:警惕过度赞美历史人物,暗含对当下的批评。
  • “思鲈羡鹤不曾多”:表达对现实与理想生活的双重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政治局势比作“崩河”,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加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忧虑,强调世事无常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崩河:象征混乱与崩溃。
  • 吴松好月波:象征美好与宁静,代表对过往的怀念。
  • :象征世俗享乐,代表对物质的追求。
  • :象征理想与超脱,代表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崩河”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混乱
    C. 宁静

  2. “吴松好月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自然的美好
    B. 战争的景象
    C. 人们的享乐

  3. 诗中提到的李膺和二陆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咏史下·张翰》同样涉及历史的沉重,但杜甫更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陈普则更强调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对照。两者都具备深刻的社会关怀,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