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白话文翻译:
草丛生满了池塘,水也淹满了堤岸;山边的落日映照在水面上,泛起一阵阵寒冷的涟漪。牧童骑在牛背上归来,随意吹奏着没有曲调的短笛。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满:草丛生长茂盛,覆盖满地。
- 池塘:指小型的水域,通常用于养鱼或灌溉。
- 水满陂:指水淹没了堤岸,形象地描绘出水位的高涨。
- 山衔落日:山峦的轮廓如同衔着落日,展现日落的美景。
- 浸寒漪:水面因落日而产生的涟漪,带有寒意。
- 牧童:放牛的少年,象征着乡村生活。
- 横牛背:骑在牛的背上,描绘牧童的悠闲状态。
- 短笛:一种简易的乐器,常用于乡村的音乐。
- 无腔信口吹:随意地吹奏,没有固定的曲调。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的是乡村黄昏时分的景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通过画面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田园风光,展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乡村宁静的向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村晚》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的盛行,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晚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朴素生活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村晚》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乡村黄昏场景。诗中前两句以“草满池塘水满陂”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丰盈的自然景象,草与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的“山衔落日浸寒漪”,则通过落日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苍凉的美感,既有视觉上的美丽,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哲思。
第三句“牧童归去横牛背”,描绘了牧童骑牛归家的悠闲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快乐。最后一句“短笛无腔信口吹”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音乐的韵律感,表达了牧童心中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满池塘水满陂:描述了池塘周围草木繁盛,水位上涨的景象,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觉。
- 山衔落日浸寒漪:落日似乎与山相接,水面泛起的涟漪带来一丝寒意,描绘出傍晚的宁静与美丽。
- 牧童归去横牛背:牧童骑在牛背上回家,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自在。
- 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随意地吹奏短笛,传递出一种生活的洒脱与随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衔落日”,将山与落日结合,产生了生动形象的画面。
- 拟人:通过“浸寒漪”描绘水面涟漪,赋予了自然情感。
- 对仗:前两句形成对应,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黄昏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象征生机与自然。
- 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流动的时间。
- 山:象征稳重与永恒。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牧童:象征纯真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无腔信口吹”是指: A. 吹奏有曲调的乐曲 B. 随意吹奏,没有固定曲调 C. 吹奏容易的曲子 D. 吹奏高亢激昂的乐曲
-
“草满池塘水满陂”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草长得很高 B. 池塘水位上涨 C. 自然环境丰富 D. 以上皆是
-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清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夜晚
答案:
- B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风光,表现了宁静生活的美好,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意象与内心的悠然。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乡村的夜晚,但情感上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