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红桃杏斗娇妍。晓来葱茜祥烟。霓旌绛节下云天。行地神仙。盛事频封锦诰,歌声齐劝金莲。教从沧海变桑田。富贵长年。
白话文翻译:
轻盈的红桃和杏树争相展现娇美的姿态。清晨时分,葱绿的草地上升起了祥和的烟雾。五彩的旗帜和红色的节日装饰在云天之下飘扬,宛如神仙在人间游行。盛大的庆典频繁地被封赐锦绣的文书,歌声齐声劝勉着金莲的舞者。教导他们在沧海变成桑田的伟大变迁中,享受富贵的长久年华。
注释:
- 轻红:形容桃花和杏花的色彩,显得轻盈娇艳。
- 葱茜:指草木茂盛,色泽鲜明的样子。
- 霓旌:形容色彩斑斓的旗帜,带有节日的气氛。
- 行地神仙:比喻活动中的人们如神仙般悠然自得。
- 盛事:盛大的庆典或事件。
- 锦诰:华丽的封赏文书。
- 金莲:可能指的是舞者,形象地比喻她们的优雅。
- 沧海变桑田:比喻巨大的变化和世事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画堂春》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频繁聚会,举行各种喜庆活动。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富贵荣华的追求。
诗歌鉴赏:
《画堂春》是一首描绘春日盛典的诗作,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桃花与杏花的娇艳,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细致描写了清晨的祥和气氛,给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感觉。接下来,诗人用“霓旌绛节”来描绘节日的盛况,丰富的色彩和装饰让人想起了神仙般的欢庆场景,表现了人间的繁华与喜悦。
“盛事频封锦诰”一句,展示了国家对盛典的重视,以及人们对荣华富贵的渴望。最后的“教从沧海变桑田,富贵长年”则体现出一种人生哲学,表达了在变化中追求长久富贵的愿望,似乎也隐含着对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融合了春天的美丽、庆典的热闹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红桃杏斗娇妍:桃花与杏花争相开放,娇艳欲滴。
- 晓来葱茜祥烟:清晨,草地上升起了祥和的烟雾,气氛宁静宜人。
- 霓旌绛节下云天:五彩的旗帜和红色的节日装饰在云天之下飘扬,描绘节日的盛况。
- 行地神仙:形容参与庆典的人如神仙般自在。
- 盛事频封锦诰:盛大的庆典频繁地受到封赐,彰显其重要性。
- 歌声齐劝金莲:歌声中劝勉金莲舞者,营造热闹气氛。
- 教从沧海变桑田:教导人们在变化中把握机会,人生如梦。
- 富贵长年:希望能长久享受富贵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们比作神仙,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 对仗:如“霓旌绛节”与“行地神仙”,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夸张:通过“沧海变桑田”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盛典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在欢庆中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桃与杏: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代表生命的活力。
- 祥烟:象征吉祥与和谐。
- 霓旌绛节:象征节日的热闹与欢庆。
- 金莲:象征优雅与美丽,可能代表女性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画堂春》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卢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沧海变桑田”意指什么?
- A. 变化无常
- B. 繁荣富贵
- C. 失去与获得
- D. 安定生活
-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
- A. 秋天的收获
- B. 春天的盛典
- C. 冬天的雪景
- D. 夏天的酷热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但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现了春天的浪漫情怀,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