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寄叶书隐)》
时间: 2025-01-04 08:11: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寄叶书隐)》
作者:张炎 〔宋代〕
百花洲畔,十里湖边,沙鸥未许盟寒。
旧隐琴书,犹记渭水长安。
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
似梦里,对清尊白发,秉烛更兰。
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且与凭兰。
此别何如,能消几度阳关。
江南又听夜雨,怕梅花零落孤山。
归最好,甚闲人犹自未闲。
白话文翻译
在百花洲边,十里湖畔,沙鸥还未和我约定在寒冷的季节相伴。过去的隐居生活,琴书相伴,依然记得渭水与长安的悠远。苍茫的云层重叠如山,却依然能在这人间微笑。宛如梦中,面对清酒与白发,点燃烛光继续品味兰香。漫无边际的烟波中,呼唤小舟欲行,暂且与兰香同伴。这次离别如何,能消磨多少次阳关的别离?在江南又听到夜雨,怕梅花在孤山上凋零。归去是最好的,闲人依旧未曾闲适。
注释
- 百花洲:指的是花草繁茂的地方,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环境。
- 沙鸥:指一种水鸟,特指生活在湖边的鸟,象征自由与陪伴。
- 渭水长安:渭水是陕西的一条河流,长安指的是古都西安,寓意着美好的记忆与往事。
- 清尊:指盛酒的器具,表示饮酒的场合。
- 兰:指兰花,象征高洁与优雅。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隘,常用来象征离别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公权,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词人,属于“婉约派”。他的词风清丽,富于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声声慢》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歌鉴赏
《声声慢(寄叶书隐)》是张炎的经典之作,全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诗人以百花洲和十里湖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图景,通过沙鸥和琴书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中“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依然能够以微笑面对。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清尊白发,秉烛更兰”展现了与友人共饮的温馨场景,而“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不舍。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词人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思索,使得整首词更加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花洲畔,十里湖边,沙鸥未许盟寒。:描绘了美丽的自然背景,沙鸥尚未与诗人约定相伴,暗示孤独感。
- 旧隐琴书,犹记渭水长安。:提到过去的隐居生活,琴书相伴,怀念渭水和长安的美好回忆。
- 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即使有无数烦恼,依然能够微笑面对生活。
- 似梦里,对清尊白发,秉烛更兰。:在梦中与友人清酒共饮,点燃烛光,享受生活的细腻情感。
- 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且与凭兰。:面对无尽的烟波,想要乘舟远行,暂且与兰香为伴。
- 此别何如,能消几度阳关。:离别之情难以言表,多少次阳关的别离依旧萦绕心头。
- 江南又听夜雨,怕梅花零落孤山。:在江南听着夜雨,担心梅花在孤山上凋零。
- 归最好,甚闲人犹自未闲。:最好的归去,然而闲人却依旧感到不安与忙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云数千万叠”,将云比喻为重叠的山,突出其厚重感。
- 拟人:如“唤扁舟欲去”,赋予舟以人的情感,使得离别更具感情。
- 对仗:整首词多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旧日生活的怀念以及离别的感伤,表现了在变幻无常的生活中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花:象征美好与宁静。
- 沙鸥:象征自由与陪伴。
- 琴书:代表过去隐逸的生活。
- 苍云: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无奈。
- 兰:象征高洁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花洲”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美好与宁静
- C. 离别
- D. 忧伤
-
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 A. 忘却
- B. 怀念
- C. 逃避
- D. 不在乎
-
“渺渺烟波无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安宁
- B. 迷茫
- C. 期待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张炎的词多带有淡淡的忧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