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陆子方饮客杏花下)》

时间: 2025-01-14 12:44:36

仙子锄云亲手种。

春闹枝头,消得微霜冻。

可是东风吹不动。

金铃悬网珊瑚重。

社燕盟鸥诗酒共。

未足游情,刚把斜阳送。

今夜定应归去梦。

青苹流水箫声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陆子方饮客杏花下)

仙子锄云亲手种。春闹枝头,消得微霜冻。可是东风吹不动。金铃悬网珊瑚重。社燕盟鸥诗酒共。未足游情,刚把斜阳送。今夜定应归去梦。青苹流水箫声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仙女亲自种植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春天的喧闹在枝头回荡,微微的霜冻也已消散。然而,东风却无法动摇这份美丽。金色的铃铛在树上摇曳,像是重重的珊瑚装饰。燕子和鸥鸟在一起吟唱诗酒,尽情游玩,似乎还不够。夕阳的余晖刚刚送走白天,夜晚的梦境定会归来,悠扬的箫声伴随着流淌的青苹水,令人心醉。

注释:

  • 仙子: 这里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暗喻自然之美。
  • 锄云: 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来临,暗示仙女在耕耘春天。
  • 微霜: 指轻微的霜冻,象征春天的温暖逐渐驱散寒冷。
  • 东风: 春风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金铃: 比喻美好的事物,如同铃铛般悦耳动听。
  • 青苹流水: 指流水清澈,青苹泛舟,营造出一幅美好的春日画面。

典故解析:

“社燕盟鸥”中的“社燕”和“盟鸥”暗指春天的鸟类,传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意象。“斜阳送”意指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方,号青山,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为题材,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杏花盛开之际,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友人聚会相关,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描绘了仙子亲手种植的杏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的喧闹与活力。在描写时,作者细致入微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每一个瞬间,微霜的消散、东风的轻柔、金铃的摇曳,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世界中。

词中“社燕盟鸥”一句,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春天的欢愉与热闹。而“今夜定应归去梦”,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春天的欢快,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子锄云亲手种: 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亲自耕耘春天,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 春闹枝头,消得微霜冻: 春天的喧闹声回荡在枝头,轻微的霜冻已随春暖而消散。
  • 可是东风吹不动: 东风虽来,但仍然无法改变这份美丽的静谧。
  • 金铃悬网珊瑚重: 金色的铃铛在树上摇晃,像是沉甸甸的珊瑚,富有视觉美感。
  • 社燕盟鸥诗酒共: 燕子与鸥鸟共同吟咏,描绘了春天的欢乐气氛。
  • 未足游情,刚把斜阳送: 似乎游玩的情绪还不够,夕阳的余晖刚刚送走白天。
  • 今夜定应归去梦: 夜晚来临,梦境将归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青苹流水箫声弄: 清澈的流水与箫声交织,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春天的景象与美丽的女子结合,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 “东风吹不动”赋予自然力量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词的生动性。
  • 对仗: 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子: 象征美丽、优雅,与自然和谐共生。
  • 春闹: 代表生机与活力,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 金铃: 暗示美好的事物,象征富贵与欢乐。
  • 箫声: 代表音乐与诗意,营造出悠扬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炎的字是什么? A. 义方
    B. 子方
    C. 仁方
    D. 明方

  2. 诗中提到的“社燕”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麻雀
    C. 鹅
    D. 画眉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春天的热爱
    C. 对秋天的感慨
    D. 对冬天的憧憬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如梦令》 by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描绘了春夜的美丽与感伤,情感基调与《蝶恋花》相似,但侧重于夜晚的宁静。
  • 《如梦令》: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对爱情的向往,风格与《蝶恋花》均为婉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