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时间: 2025-01-17 09:1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绿头鸭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锦堂深,兽炉轻喷沈烟。
紫檀槽金泥花面,美人斜抱当筵。
挂罗绶素肌莹玉,近鸾翅云鬓梳蝉。
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
碎牙板烦襟消尽,秋飞满庭轩。
今宵月,依稀向人,欲斗婵娟。
变新声能翻往事,眼前风景依然。
路漫漫汉妃出塞,夜悄悄商妇移船。
马上愁思,江边怨感,分明都向曲中传。
困无力劝人金盏,须要倒垂莲。
拚沈醉,身世恍然,一梦游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宴会场景,随着兽炉轻轻喷出的烟雾,整个锦堂显得更加幽深。美人斜倚在餐桌旁,身旁的紫檀木槽上装饰着金泥花纹,显得格外美丽。她的肌肤如同罗绸般光滑,头发如同云鬓一般柔美。她轻轻拨动着乐器,宛若凤凰展翅。烦恼在这美好的音乐中烟消云散,满庭的秋风轻轻吹拂。今晚的明月似乎也在与人争辉,想要与美人一较高下。新曲调仿佛能唤起往日回忆,而眼前的风景依旧如昔。长路漫漫,如同汉妃出塞的孤独,夜色悄然,商妇在船上轻轻移动。心中愁绪,江边的怨感,似乎都通过这曲子传达出来。劝酒的人无力劝说,唯有把酒倒向莲花之下。醉酒后,身世恍惚,仿佛进入了一场梦中的仙境。
注释
- 锦堂: 华丽的厅堂。
- 兽炉: 一种古代用于熏香的炉具。
- 紫檀槽: 用紫檀木制作的槽,装饰华丽。
- 罗绶: 精致的丝带。
- 素肌莹玉: 形容肌肤洁白如玉。
- 云鬓: 形容女子的发型如云般柔美。
- 凤凰飞出四条弦: 形容乐器的音色如凤凰展翅般美妙。
- 碎牙板: 一种乐器。
- 金盏: 盛酒的金杯。
- 倒垂莲: 用酒倒在莲花上,形象地表达醉酒的情境。
- 游仙: 梦游于仙境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公谨,号惟白,宋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华丽,常描绘宴会、歌舞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处在社会繁华的背景下,描写了当时士人宴集的雅趣与风雅。
诗歌鉴赏
《绿头鸭》以华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上层社会的宴会场景,诗中不仅有美人的身影,更有音乐的旋律、月光的映衬。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优雅的氛围和内心的愁绪。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交织,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往事的追忆。
诗中对色彩的运用尤为突出,金泥、紫檀、莹玉等词汇构建了一幅华美的画面。美人、乐器、明月等意象交替出现,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诗的最后几句,似乎在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醉酒后的恍惚与梦境交织,使人对美好而短暂的生活感到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堂深,兽炉轻喷沈烟:描绘宴会的环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
- 紫檀槽金泥花面,美人斜抱当筵:美人依偎在餐桌旁,装饰华美。
- 挂罗绶素肌莹玉,近鸾翅云鬓梳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美人的姿态和装扮。
- 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乐器的音色形象生动,传达出音乐的美妙。
- 碎牙板烦襟消尽,秋飞满庭轩:音乐使烦恼消散,秋风轻拂。
- 今宵月,依稀向人,欲斗婵娟:月亮似乎在看着人们,与美人争辉。
- 变新声能翻往事,眼前风景依然:新曲调引发对往事的回忆。
- 路漫漫汉妃出塞,夜悄悄商妇移船: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孤独与思念。
- 马上愁思,江边怨感,分明都向曲中传:愁绪与音乐结合,情感传达。
- 困无力劝人金盏,须要倒垂莲:劝酒的无奈,表现醉酒的情境。
- 拚沈醉,身世恍然,一梦游仙:醉酒后,仿佛进入梦境,逃避现实。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凤凰飞出四条弦”用凤凰形容乐器的音色,生动形象。
- 拟人: 月亮似乎与人争辉,赋予自然界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往事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人: 代表着青春与美好。
- 明月: 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乐器: 表达文化氛围和情感交流。
- 秋风: 传递出淡淡的忧伤和时光流逝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兽炉”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用于熏香的炉具
- C. 装饰品
-
诗中“玉笋轻拢”中的“玉笋”指的是什么?
- A. 乐器
- B. 美人的手
- C. 酒杯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绿头鸭》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均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美人和音乐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融入了豪放的气概与对时光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也有所不同,一个柔美,一个豪放,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气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词曲流派与宋代诗人的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