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萱草栏干》

时间: 2025-01-01 12:20:06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

日长暗记残香篆。

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萱草栏干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
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
日长暗记残香篆。
洞房消息有谁知,
几回欲问梁间燕。


白话文翻译:

在萱草环绕的栏杆旁,榴花盛开的庭院里,
悄无声息,只有重帘轻轻卷起。
屏风后藏着的梦不再多时,
细雨斜风轻拂江南的岸边。
白昼的流逝初显,林中的莺鸟百啭。
日头渐长,暗记着那淡淡的残香。
洞房的消息又有谁能知晓,
我几次想询问梁间的燕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象征着母亲的关爱与思念。
  • 榴花:石榴花,红色鲜艳,常用来象征美好与繁荣。
  • 帘卷:指帘子轻轻卷起,暗示有人在室内。
  • 屏山:指屏风或山,暗喻屏障。
  • 昼漏:指白昼的流逝。
  • :指黄莺,鸟类,常在春天鸣叫。
  • 残香篆:指残留的香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萱草常与母亲的思念相联系,表现出对亲情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恬静的春日,诗人可能在庭院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又夹杂着人情的思索,表现出对生活的敏感与对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踏莎行·萱草栏干》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庭院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时分的思绪。诗中萱草和榴花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美好,而“悄无人语重帘卷”则带来一种孤寂的感受。环境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第一联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的心情似乎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起伏。第二联“屏山掩梦不多时”,暗示着梦境的短暂与脆弱,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斜风细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江南特有的气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哀愁。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日长暗记残香篆”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追忆,隐隐透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索。结尾的“几回欲问梁间燕”则是对情感的直接表达,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重聚与希望,然而“有谁知”则再一次强调了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绪的结合,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描绘宁静美好的庭院,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 悄无人语重帘卷。:暗示孤独,重帘卷起,似乎隐藏着内心的秘密。
  • 屏山掩梦不多时,:梦境如屏风般被遮掩,短暂而易逝。
  • 斜风雨细江南岸。:江南的细雨轻风,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意境。
  •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时间流逝,林中的莺鸟在歌唱,象征生命的活力。
  • 日长暗记残香篆。:白昼渐长,残留的香气唤起对过去的回忆。
  • 洞房消息有谁知,:对爱情的渴望与思索,暗示着对情感的期待。
  • 几回欲问梁间燕。:反复想询问燕子,渴望了解情感的回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萱草比作母亲的关爱,榴花象征美好。
  • 拟人:莺鸟的歌唱赋予了生命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母爱与思念。
  • 榴花:象征美好与繁荣。
  • 燕子:象征希望与重聚。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萱草”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母爱
    • C. 秋天
  2. “日长暗记残香篆”中“残香”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回忆
    • B. 新的开始
    • C. 现实的生活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平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钗头凤·世情薄》 - 李清照
  2.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处境,情感细腻且富有个性,与晁端礼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多涉及家庭及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