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兴教赠钊上人》

时间: 2025-01-14 09:17:38

四十年间此院留,临河看尽往还舟。

同来并是三年客,听说行藏各自羞。

意思解释

过兴教赠钊上人

原文展示:

四十年间此院留,
临河看尽往还舟。
同来并是三年客,
听说行藏各自羞。


白话文翻译:

在这院子里待了四十年,
坐在河边看尽来来往往的船只。
我们一起来的都是三年的客人,
听说大家的行踪各有羞愧之处。


注释:

  • 四十年间:指在这个院子里生活了四十年,表现出时间的漫长。
  • 此院:指的是作者所居住或修行的地方。
  • 临河:靠近河边,表示环境的优美和宁静。
  • 往还舟:来来往往的船只,象征着人生的流动和变迁。
  • 同来并是三年客:指的是与钊上人一起在此修行、生活的时间,暗示他们都是短暂的旅客。
  • 行藏:指个人的行踪和隐匿,寓意对个人生活选择的反思。
  • 各自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与羞愧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兼具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过兴教赠钊上人》作于苏辙在某一院落静修期间,因结识钊上人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共同经历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四十年的时光在一个院落中流逝,作者不仅在时间上勾勒出长久的生活轨迹,同时在空间上描绘出临河的宁静景象。诗中提及的“往还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来去匆匆,正如人们的生活经历。与钊上人同为三年的客人,表达了一种对彼此共同经历的认同与珍惜。

在这个短短的四句中,苏辙将个人的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融为一体。最后一句中的“各自羞”更是点出了每个人对自己选择和生活状态的自省与反思,留下了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提及在院中待了四十年,显现出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环境的依恋。
    • 第二句描绘了自然景象,河流与船只的流动暗示着人生的变化。
    • 第三句与钊上人的提及让人感到亲切,强化了彼此间的情谊。
    • 第四句则引导思考,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扰和不安。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时间的长短与人生的短暂)和象征(船只象征人生旅程)。
    • 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达到深刻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友情与人生的无常,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 “院”:代表了一个安静而独立的空间,象征着心灵的栖息地。
  • “河”: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流动,体现出事物的变迁。
  • “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来去无定。
  • “客”:表示人生如旅,短暂而珍贵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同来并是三年客”中,“三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 A. 他们在院中生活的时间
    • B. 他们的年龄
    • C. 他们的旅行次数
    • D. 他们的友谊年限
  2. 填空题:诗中“临河看尽往还舟”表达了对____的感慨。

  3. 判断题:诗中“各自羞”表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自豪。

答案:

  1. A
  2. 时间,人生流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辙的《过兴教赠钊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描绘了自然景象中的人心与人生的哲理,但苏辙更侧重于对友谊的反思,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