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

时间: 2025-01-17 10:24:39

笔端有口古睐稀,妙悟奚烦用力追。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

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

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笔端有口古睐稀,妙悟奚烦用力追。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

白话文翻译:

在笔端流出的是古老而稀少的智慧,领悟的妙处又何必费力去追求呢?南方的山川我想题写的诗句几乎遍布,中央的文物我也无遗地描绘。后山的格律并不艰苦,白傅的风流则是开阔而坦荡。我的白发尚未听说能登上翰苑,或许在缓慢的步伐中也会因此写下诗篇。

注释:

  • 笔端有口:指笔尖出墨,像有嘴巴一样,可以表达思想。
  • 古睐稀:古老的智慧稀少,指诗人感慨人才的珍贵。
  • 南纪山川:指南方的地理风光。
  • 中朝文物:指中央朝廷的文化遗物。
  • 后山格律:后山的诗词格律,意指诗的韵律。
  • 白傅风流:白傅即白居易,他的风格清新脱俗。
  • 霜鬓未闻:白发尚未显露,暗示诗人尚在壮年。
  • 翰苑:指文人聚集的地方或诗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谦,号诚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古体诗闻名。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生,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海之畔,诗人受大自然的启发,写下对古诗和文物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对自身创作的反思。

诗歌鉴赏:

张镃的《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是一首饱含感慨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今文化的思考与自我反省。全诗以“笔端有口”开篇,强调了书写表达的重要性,似乎在提醒读者,智慧的传达并非易事。随后提到南方的山川诗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篇创作的追求。

“中朝文物写无遗”,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尊重与珍视,显示出其渊博的学识。后面的“后山格律非穷苦”,则表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自信与从容。白傅风流的提及,既是对古人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上想要追求的境界。

最后两句提到霜鬓与翰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一首关于创作的诗,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渴望。整首诗字句精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端有口古睐稀:诗人以“笔端”描绘出书写的状态,强调古代智慧的稀缺。
  2. 妙悟奚烦用力追:领悟的妙处不必去强求,表达出创作的随性与自然而然。
  3. 南纪山川题欲遍:对南方自然美景的向往及创作的热情。
  4. 中朝文物写无遗: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描摹。
  5. 后山格律非穷苦:诗的创作不再感到艰辛,反映出心境的豁达。
  6. 白傅风流造坦夷:引用白居易,强调风流的清新与自然。
  7. 霜鬓未闻登翰苑:感慨时光流逝,白发尚未显现,却怀有登上诗坛的憧憬。
  8. 缓公高步或因诗:诗人以缓慢的步伐,表达出对诗的追求或许能带来灵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纪山川”与“中朝文物”,形成平行结构,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笔端比作嘴巴,强调书写的表达。
  • 反衬:通过白发的出现,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对文化与创作的尊重,表达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端:象征创作与表达的工具。
  • 南纪山川:自然之美,象征诗人内心的追求。
  • 中朝文物:代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 霜鬓: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翰苑:象征文人理想的创作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笔端有口”的意思是什么?

    • A. 诗人用笔表达思想
    • B. 诗人没有话说
    • C. 诗人只会用嘴
  2.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 A. 想要游遍南方山川
    • B. 对南方自然的热爱
    • C. 对诗歌创作的无奈
  3. 诗中的“霜鬓”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时间流逝
    • C. 诗人的妒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张镃与白居易:两者都关注自然与人生,但张镃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而白居易则更加注重社会的广泛性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