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引》

时间: 2025-01-14 08:18:48

群蹄踏空山,半夜若风雨。

平明即其地,已复天上去。

惟予迫大义,盍免以名捕。

蟠蜗入寒壳,此岂谓安处。

脱身入浩渺,固有神物护。

礼谓不戴天,天知天亦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走马引 文同 〔宋代〕

群蹄踏空山,半夜若风雨。 平明即其地,已复天上去。 惟予迫大义,盍免以名捕。 蟠蜗入寒壳,此岂谓安处。 脱身入浩渺,固有神物护。 礼谓不戴天,天知天亦许。

白话文翻译:

群马的蹄声在空山中回响,半夜时分如同风雨交加。 天亮时到达那个地方,马群已经飞向天空。 只有我为了大义而奔走,为何要因名声而被追捕。 像蜗牛缩进寒冷的壳中,这难道是安全的居所吗? 脱离尘世进入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有神灵庇护。 礼法说与天为敌,但天知道天也会允许。

注释:

  • 群蹄踏空山:形容马群奔跑的声音在空旷的山中回响。
  • 半夜若风雨:比喻马群奔跑的声音在夜晚听起来像风雨声。
  • 平明即其地:天亮时到达那个地方。
  • 已复天上去:马群已经飞向天空,比喻马群已经消失不见。
  • 惟予迫大义:只有我为了大义而奔走。
  • 盍免以名捕:为何要因名声而被追捕。
  • 蟠蜗入寒壳:比喻逃避现实,躲进一个安全的地方。
  • 此岂谓安处:这难道是安全的居所吗?
  • 脱身入浩渺:脱离尘世进入广阔无垠的天地。
  • 固有神物护:自然有神灵庇护。
  • 礼谓不戴天:礼法说与天为敌。
  • 天知天亦许:但天知道天也会允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走马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追求自由、逃避世俗追捕的心境下创作的。诗中通过马群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走马引》以马群的奔跑为起点,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诗中“群蹄踏空山”和“半夜若风雨”描绘了马群奔跑的壮观场面,而“平明即其地,已复天上去”则暗示了自由的短暂和不可捉摸。后文通过“惟予迫大义”和“盍免以名捕”表达了作者对大义的坚持和对名声的淡漠。最后,“脱身入浩渺”和“固有神物护”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神灵庇护的信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蹄踏空山:通过马群奔跑的声音在空旷的山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壮观的场面。
  2. 半夜若风雨:用风雨声比喻马群奔跑的声音,增强了夜晚的氛围。
  3. 平明即其地:天亮时到达那个地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4. 已复天上去:马群已经飞向天空,比喻马群已经消失不见,象征自由的短暂。
  5. 惟予迫大义:只有我为了大义而奔走,表达了作者对大义的坚持。
  6. 盍免以名捕:为何要因名声而被追捕,表达了作者对名声的淡漠。
  7. 蟠蜗入寒壳:用蜗牛缩进壳中的形象,比喻逃避现实。
  8. 此岂谓安处:这难道是安全的居所吗?表达了作者对逃避现实的不满。
  9. 脱身入浩渺:脱离尘世进入广阔无垠的天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10. 固有神物护:自然有神灵庇护,表达了作者对神灵庇护的信任。
  11. 礼谓不戴天:礼法说与天为敌,表达了作者对礼法的质疑。
  12. 天知天亦许:但天知道天也会允许,表达了作者对天的信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夜若风雨”用风雨声比喻马群奔跑的声音。
  • 拟人:如“已复天上去”将马群拟人化为飞向天空。
  • 对仗:如“群蹄踏空山”与“半夜若风雨”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通过马群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诗中通过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神灵庇护的信任,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群蹄踏空山:马群奔跑的声音在空旷的山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壮观的场面。
  • 半夜若风雨:用风雨声比喻马群奔跑的声音,增强了夜晚的氛围。
  • 已复天上去:马群已经飞向天空,比喻马群已经消失不见,象征自由的短暂。
  • 蟠蜗入寒壳:用蜗牛缩进壳中的形象,比喻逃避现实。
  • 脱身入浩渺:脱离尘世进入广阔无垠的天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群蹄踏空山”形容的是什么? A. 马群奔跑的声音 B. 风雨声 C. 山中的回声 D. 天空的声音 答案:A

  2. 诗中“已复天上去”比喻的是什么? A. 马群飞向天空 B. 马群消失不见 C. 马群回到原地 D. 马群被捕 答案:B

  3. 诗中“惟予迫大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大义的坚持 C. 对自由的渴望 D.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B

  4. 诗中“脱身入浩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逃避现实 B. 追求自由 C. 追求名声 D. 追求大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出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文同《走马引》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反抗,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