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

时间: 2025-01-14 11:50:13

清溪南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香衫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蹏残雪衬春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梅 清溪南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香衫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蹏残雪衬春风。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溪水南岸,小桥的东边,月亮落下时,月光如水般映照着红色的梅花。 五个夜晚,客人在花瓣中感到忧愁,一年的春光在角声中流逝。 歌声消逝,玉树旁的人在哪里?舞蹈中断,香衫的曲子还未结束。 却回忆起孤山醉酒归来的路,马蹄踏在残雪上,春风轻轻吹拂。

注释: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落月:指月亮落下时的景象。
  • 五夜:指连续的五个夜晚。
  • 客愁:旅客的忧愁。
  •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 角声:古代军中或宴会上的乐器声,这里指春天的声音。
  • 歌残玉树:指歌声消逝,玉树旁的人不在。
  • 舞破香衫:指舞蹈中断,香衫的曲子未完。
  • 孤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
  • 马蹏:马蹄。
  • 残雪:指冬天的雪未完全融化。
  • 衬春风:春风轻轻吹拂,与残雪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通过落梅、落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通过落梅、落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落月纷纷水映红”一句,以落月和红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美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五夜客愁花片里”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花片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客愁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后两句通过对歌声和舞蹈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溪南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 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清溪、小桥、落月和红梅共同构成了一幅幽美的画面。
  2.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花片的飘落和角声的响起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3.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香衫曲未终。
    • 这句通过对歌声和舞蹈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4.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蹏残雪衬春风。
    • 这句回忆了过往的某个场景,马蹄踏在残雪上,春风轻轻吹拂,形成了一种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月纷纷水映红”中的“水映红”比喻月光映照下的红梅。
  • 拟人:如“歌残玉树人何在”中的“歌残”和“舞破”赋予了歌声和舞蹈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中的“五夜”对“一年”,“客愁”对“春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回忆。通过描绘春天夜晚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 落月:象征着夜晚的宁静和时光的流逝。
  • 花片: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
  • 角声:象征着春天的声音和时光的流逝。
  • 残雪: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月纷纷水映红”中的“水映红”比喻什么? A. 月光 B. 红梅 C. 水波 D. 花瓣
  2. 诗中“五夜客愁花片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3. 诗中“歌残玉树人何在”中的“歌残”和“舞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红梅
  2. B. 忧愁
  3. B.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落梅》与朱熹的《春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张栻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