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湖南管仓五首 其三 廖行之 〔宋代〕
平籴虑国深,公囷匪邦积。 自古斯有年,寖远失初意。 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 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平籴(国家收购粮食)考虑国家深远,公家仓库并非国家积累。自古以来就有丰收年,但渐渐远离了最初的意图。今年发放了缗钱(古代货币单位),却让丰收的年景怨声载道。这个政策竟然得以实施,农民们也因此得到了实惠。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籴:国家收购粮食。
- 公囷:公家的仓库。
- 匪邦积:并非国家的积累。
- 寖远:渐渐远离。
-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指一定数量的钱。
- 狼戾:怨声载道。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国家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观察到国家政策实施后,农民生活的变化,以及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后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国家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平籴虑国深”一句,表明国家收购粮食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但“公囷匪邦积”则暗示这些粮食并未真正用于国家积累。后文通过“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反映了政策实施后,丰收年景却带来了怨声载道,这与政策初衷相悖。最后“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则指出尽管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差距,农民仍从中得到了实惠,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政策的复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籴虑国深,公囷匪邦积。”:国家收购粮食考虑深远,但公家仓库并非国家积累。
- “自古斯有年,寖远失初意。”:自古以来就有丰收年,但渐渐远离了最初的意图。
- “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今年发放了缗钱,却让丰收的年景怨声载道。
- “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这个政策竟然得以实施,农民们也因此得到了实惠。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突出了政策的复杂性。
- 拟人:“乐岁怨狼戾”将丰收年景拟人化,表达了怨声载道的情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国家政策的初衷与实际效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和对政策实施的复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籴:国家收购粮食的意象,代表国家政策。
- 公囷:公家仓库的意象,代表国家积累。
-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的意象,代表经济政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平籴”指的是什么? A. 国家收购粮食 B. 国家出售粮食 C. 农民出售粮食 D. 农民收购粮食 答案:A
-
“公囷匪邦积”中的“匪”是什么意思? A. 不是 B. 非常 C. 很多 D. 很少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缗钱”是指什么? A. 古代货币单位 B. 现代货币单位 C. 古代粮食单位 D. 现代粮食单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诗词对比:
- 《悯农》李绅 vs 《寿湖南管仓五首 其三》廖行之:两者都关注农民生活,但李绅的诗更多表达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而廖行之的诗则更多关注国家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中国古代农业史》:了解宋代农业政策和农民生活的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