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别薛舟》

时间: 2025-01-04 09:39:50

行旅悲摇落,风波厌别离。

客程秋草远,心事故人知。

暮鸟翻江岸,征徒起路岐。

自应无定所,还似欲相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上别薛舟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行旅悲摇落,风波厌别离。
客程秋草远,心事故人知。
暮鸟翻江岸,征徒起路岐。
自应无定所,还似欲相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海上告别友人的悲伤情感。旅途中的离愁让人感到忧伤,风浪使得别离更为难耐。客旅的路途遥远,秋天的草木显得更加萧瑟,心中对往事的感慨无人能懂。黄昏时分,鸟儿在江岸翻飞,旅人踏上了新的征途。即使知道自己无处可去,心里仍然希望能与友人相随。

注释:

  • 行旅:指旅途、行路。
  • 悲摇落:悲伤的心情像树叶一样飘落,形容心情的凄凉。
  • 风波:指海上的风浪,也引申为离别的痛苦。
  • 客程:旅途的路程。
  • 秋草:秋天的草,暗示凋零和孤寂。
  • 心事故人知:心中的往事和感慨,外人无法理解。
  • 暮鸟翻江岸:黄昏时分,鸟儿飞翔在江边,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 征徒:指行路的人,旅者。
  • 自应无定所:自然应当没有固定的去处,暗示漂泊和无奈。
  • 还似欲相随:内心仍然希望能与友人相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对824年-约859年),字子昱,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任职于朝廷。其诗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见长,风格清新而深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海上离别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正值秋季,周围的自然景物衬托出孤寂的情绪。

诗歌鉴赏:

《海上别薛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中的“行旅悲摇落”开篇即表达了旅途上的忧伤,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风波厌别离”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所带来的痛苦。这里的“风波”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隐喻着生活的挑战与艰辛。

“客程秋草远,心事故人知”一联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秋天的草木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时间的流逝,而“心事故人知”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无奈,似乎只有自己才能理解这份情感。

接下来的“暮鸟翻江岸”描绘了黄昏时分,鸟儿飞翔的画面,既有自然美的呈现,也暗示着离别的无情与孤单。最后两句“自应无定所,还似欲相随”则是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尽管知道各自的路途不再相交,但内心依然希望能够陪伴。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情感上真挚,深刻地表达了友人间的离愁别绪,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旅悲摇落:表示旅途之中,心情因离别而感到悲伤,似乎像树叶飘落般无助。
  • 风波厌别离:大海的波涛让人厌倦离别的痛苦,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无奈与不满。
  • 客程秋草远:秋天的草木萧条,旅途显得遥远而孤寂,暗示着孤独的旅程。
  • 心事故人知:心中的往事与感慨无人能够理解,表露出一种对外界的无奈感。
  • 暮鸟翻江岸:傍晚时分,鸟儿在江边飞翔,象征着离别的无情与孤独。
  • 征徒起路岐:旅人踏上新的旅程,暗示着新的开始与未知的未来。
  • 自应无定所:自然应该没有固定的归宿,暗示漂泊与无奈。
  • 还似欲相随:内心依然希望能与友人相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悲伤的摇落,生动地传达了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鸟儿)赋予情感,增强了离别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哀伤与无奈,表达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思索。整首诗以自然景象映衬人情,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旅”: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
  • “秋草”:象征着萧瑟与孤独,暗示时间的流逝。
  • “暮鸟”:黄昏的鸟儿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江岸”:代表着潜在的归宿与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行旅悲摇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愤怒

  2. “秋草远”中的“秋草”象征着什么? A. 新生
    B. 萧条
    C. 繁荣
    D. 繁华

  3.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对未来的希望
    C. 自然的美丽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别董大》 高适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现了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期待再见。
  • 《别董大》:强调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情感更加直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戴叔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