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时间: 2025-01-04 09:1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行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漾舟晴川里,
挂席候风生。
临泛何容与,
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
露日映孤城。
自顾疏野性,
屡忘鸥鸟情。
聊复于时顾,
暂欲解尘缨。
驱驰非吾愿,
虚怀浩已盈。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江面上,我的船轻轻摇荡,
挂起席子静静等待风吹来。
在这江边游荡,怎能不感慨,
我爱这清澈的江水。
芦苇洲隐匿在远处山峦之间,
阳光照耀着孤独的城市。
我自顾心中野性,
常常忘却了与鸥鸟的情谊。
偶尔回头望望,
想要暂时放下世俗的束缚。
疾驰并非我的愿望,
心中空灵已是满满的。
注释
- 漾舟:轻轻摇荡的小船。
- 挂席:指在船上铺开席子,等待风的到来。
- 临泛:在江边游玩,泛舟。
- 芦洲:长满芦苇的小岛。
- 隐:隐藏,隐蔽。
- 疏野性:心中野性,指自由、洒脱的性情。
- 尘缨:世俗的羁绊,比喻社会的纷扰。
- 驱驰:奔波,疾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公元前735—公元前795),字景思,号小山,唐代诗人,擅长五言、七言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在诗歌中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个性。
创作背景
《江行》创作于戴叔伦游历江边时,受到江水清澈、风景秀丽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江行》通过描绘江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从起伏的舟行开始,以清澈的江水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诗中“漾舟晴川里,挂席候风生”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诗人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接下来的“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江水的深情。江水的清澈不仅是自然的美,更象征着一种纯净的心灵状态。通过“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诗人又引入了远山与孤城的意象,渲染出一种空旷与孤独的情感。
最后几句“自顾疏野性,屡忘鸥鸟情”与“聊复于时顾,暂欲解尘缨”则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他对自由与野性的向往,恰如那飞翔的鸟儿,时常忘却了世俗的繁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漾舟晴川里:在阳光明媚的江面上,船轻轻摇荡。
- 挂席候风生:铺开席子静静等待风的吹来。
- 临泛何容与:在江边游玩,怎能不感慨。
- 爱此江水清:我热爱这清澈的江水。
- 芦洲隐遥嶂:芦苇洲隐藏在远山之间。
- 露日映孤城:阳光照耀着那孤独的城市。
- 自顾疏野性:我自顾心中的洒脱与自由。
- 屡忘鸥鸟情:常常忘却了与鸥鸟的情谊。
- 聊复于时顾:偶尔回头望望。
- 暂欲解尘缨:想要暂时放下世俗的束缚。
- 驱驰非吾愿:疾驰并非我的愿望。
- 虚怀浩已盈:心中空灵已是满满的。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水清”比喻诗人内心的纯净。
- 对仗:例如“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使人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水的清澈和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体现了他渴望逃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象征自由与流动。
- 江水: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诗人的内心状态。
- 芦洲:自然的隐逸之地,代表一种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
- 孤城:象征孤独与思考,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漾舟晴川里”指的是什么样的情境?
A. 船在暴风雨中
B. 船在阳光明媚的江面上
C. 船在夜晚的江面上
D. 船在湖泊中 -
“聊复于时顾”这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忙碌
B. 迷茫
C. 想要放下
D. 失落 -
诗中的“江水清”象征着什么?
A. 流动的生活
B. 诗人的心灵纯净
C. 自然的美丽
D. 社会的复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行》与《早发白帝城》: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江行》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早发白帝城》则展现了人生旅途的短暂与匆忙。
粗略解读
《江行》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唐代诗人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李白的作品相比,戴叔伦的诗更具沉静与内省,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