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安石的《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白下长干何可见,
风尘愁杀庾兰成。
去年今日青松路,
亦自闻蝉第一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感伤的景象:白下长干的美景难以再见,风尘将庾兰的情绪压抑得无以承受。回想起去年今日在青松路上,也曾听见那第一声蝉鸣。
注释
- 白下:指白下区,古地名,位于今南京一带。
- 长干:长干是指长江的支流,诗中用来描绘风景。
- 庾兰:庾兰成,指庾信和兰亭,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青松路:青松林立的道路,诗中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蝉第一声:表示夏天的开始,是生命与活力的象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庾兰”与“青松”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相关,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蝉鸣通常被视为夏季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变法”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以直白、清新见长,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风波与个人生活的沉重期,诗中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诗人在开头以“白下长干何可见”自问,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紧接着的“风尘愁杀庾兰成”则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困扰,仿佛将诗人的心情压抑得无以承受。最后两句提到“去年今日青松路”,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更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蝉鸣声在此成为时间流转的象征,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下长干何可见”:表达了对美景的渴望与失落,似乎暗示着当下的困顿。
- “风尘愁杀庾兰成”:用“风尘”来形容现实的艰辛,而“愁杀”则加强了情感的表达,显得更加沉重。
- “去年今日青松路”: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带有怀旧的情感。
- “亦自闻蝉第一声”:蝉的鸣叫成为时间流逝的隐喻,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与排比的手法,如“白下长干”与“风尘愁杀”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尘”与“愁”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感染力。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王安石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白下:象征着美好的过往与难以追寻的记忆。
- 蝉鸣:生命的象征,同时也是时间流逝的标志,充满哲理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庾兰”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文人雅士
c) 士兵 -
诗中“蝉第一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声音 -
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 愉快
b) 怀念与感伤
c) 忘记
答案
- b) 古代文人雅士
- b) 时间的流逝
- b) 怀念与感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安石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情与壮志。两者的诗作都展现了对时间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王安石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