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

时间: 2025-01-06 04:36:24

石漏遥空一片天,月岩之号古相传。

孤轮高洁谁为比,老树婆娑亦宛然。

山碍不容千晨见,崖侵常蚀二分偏。

故知伪物谁叨时,终竟天教不十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
作者: 郑刚中

石漏遥空一片天,
月岩之号古相传。
孤轮高洁谁为比,
老树婆娑亦宛然。
山碍不容千晨见,
崖侵常蚀二分偏。
故知伪物谁叨时,
终竟天教不十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遥远的天空和月岩的古老传说。孤独的月亮高洁如同无与匹敌的存在,而那老树在风中摇曳,也显得生机盎然。山峦阻挡了千晨的光辉,崖壁不断被侵蚀,显得偏斜。由此可知,世间的虚假事物终究难逃时间的检验,最终还是受天命的支配,无法达到完美的境地。


注释:

  • 石漏:指山石缝隙中漏下的水,象征自然的静谧与流逝。
  • 月岩:古时称作月岩的山石,传说中与月亮有关,可能象征着清纯与高洁。
  • 孤轮:指的是月亮,形容其孤高与纯净。
  • 婆娑: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千晨见:指无数个清晨的光辉。
  • 伪物:指虚假的事物。
  • 天教不十全:指天命使得事物无法完美。

典故解析:

“月岩”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象征着高洁与孤独,常用来表达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此外,诗中提及的“伪物”及“天教”反映了对自然法则的思考,提醒人们面对虚假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关注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宣和年间,诗人游历江南,受到自然风光的启发,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虚假现象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而给人深刻的印象。诗中以“石漏遥空一片天”开篇,营造出一幅开阔的自然景象,既引起了读者的视觉想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提到“月岩”,将人们的思绪引向古老的传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孤轮高洁”和“老树婆娑”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与生命的顽强。尤其是“孤轮高洁”,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尚品格,而“老树婆娑”则代表了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坚韧。

最后几句,诗人以“故知伪物谁叨时”引入哲思,表达出对世间虚假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最终总结出“终竟天教不十全”,使整首诗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升华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展现了郑刚中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漏遥空一片天:描绘了辽阔的天空与山石的静谧,暗示时间的流逝。
  • 月岩之号古相传:提到月岩的传说,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 孤轮高洁谁为比:孤独的月亮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无人能够相比。
  • 老树婆娑亦宛然:老树的摇曳形象,生动体现了生命的韧性。
  • 山碍不容千晨见:山的阻挡使得晨光难以普照,反映了人生的局限。
  • 崖侵常蚀二分偏:崖壁的侵蚀暗示世事的无常与变迁。
  • 故知伪物谁叨时:反思虚假事物,质疑其存在的意义。
  • 终竟天教不十全:最终认识到一切都受天命的支配,无法完美。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月亮比作“孤轮”,形象生动。
  • 拟人:老树的“婆娑”形象,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思人生的虚假与真实,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静谧。
  • 月岩:代表理想与高洁,古老的传说赋予其文化内涵。
  • 孤轮:象征孤独与高洁,反映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老树:代表生命的坚韧与岁月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月岩”象征什么?

    • A. 高洁与孤独
    • B. 财富与权力
    • C. 战争与征服
  2. “故知伪物谁叨时”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B. 对虚假事物的质疑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老树婆娑”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静谧
    • B. 生命的韧性
    • C. 人类的渺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展现出山水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