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颜鲁公事》

时间: 2025-01-01 10:13:01

世乱朝危节少全,鲁公大义薄云天。

悯忠亲以舌舐血,骂贼尸犹爪透拳。

曾饵仙丹元不死,求容鬼质岂其然。

郎君自有翘材客,焉识堂堂父执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世乱朝危节少全,
鲁公大义薄云天。
悯忠亲以舌舐血,
骂贼尸犹爪透拳。
曾饵仙丹元不死,
求容鬼质岂其然。
郎君自有翘材客,
焉识堂堂父执贤。

白话文翻译:

在动乱的时代,朝廷危急,节义之人少之又少;鲁公的伟大义行如同高悬的云天。感念忠臣的亲情,他用舌头舔舐那鲜血;骂贼之时尸体犹如爪子透过拳头。曾经服用仙丹却未能长生,寻求鬼神的容貌难道真的可能?郎君自有杰出的人才,何以不知堂堂的父亲执掌贤能之事?

注释:

  • 鲁公:指鲁迅,代表忠义之士。
  • 舌舐血:用舌头舔舐血液,形容忠诚与悲愤。
  • 骂贼:指责敌人,表现出诗人对奸贼的愤怒。
  • 仙丹:指长生不老的药物,象征对不死的渴望。
  • 容鬼质:寻求鬼神的外表,暗示对虚幻的追求。
  • 翘材客:指优秀的人才,象征有能力的后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激昂的诗风和对时局的关切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忠义之士的钦佩以及对国家危机的忧虑。诗中表现出对鲁公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对忠臣的惋惜。

诗歌鉴赏:

《录颜鲁公事》是一首极具情感和思想深度的诗。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通过鲁公的形象,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不屈精神的赞美。开篇两句,直入主题,描绘了当时节义之士寥寥无几的悲惨现实,鲁公的伟大义行恰似高悬的云天,给人以崇高的感召力。

接下来几句,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展现忠臣的无私与坚韧,甚至以舌舐血的形象,表现出对忠亲的悲痛与愤慨。这种对忠诚的情感,穿插着对叛徒的痛斥,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正义感与情怀。

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后辈的期待与对贤能的渴望,这种对人才的重视,反映出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再现光明与希望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乱朝危节少全:时代动乱,朝廷危急,节义之人几乎不存在。
  2. 鲁公大义薄云天:鲁公的伟大义行如同高悬的云天,比喻其崇高的品德。
  3. 悯忠亲以舌舐血:因感念忠诚之人,诗人用舌头舔舐鲜血,表现忠贞的情感。
  4. 骂贼尸犹爪透拳:对敌人的愤怒,骂贼时尸体如同爪子透过拳头,表现了对暴行的痛恨。
  5. 曾饵仙丹元不死:曾经吃过长生不老的仙丹,暗示对于不死的追求。
  6. 求容鬼质岂其然:寻求鬼神的外貌,质疑这种追求是否真实可得。
  7. 郎君自有翘材客:后辈中自有优秀人才,说明希望与未来。
  8. 焉识堂堂父执贤:如何能不知堂堂的父亲执掌贤能,表现对贤能的推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鲁公大义薄云天”,将鲁公的义行比作高空的云,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崇敬和对国家危机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公:象征忠诚与正义的化身。
  • 舌舐血:表现了对忠诚的痛心与愤慨。
  • 仙丹:象征对长生的渴望与追求虚无的反思。
  • 翘材客:代表未来的人才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鲁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忍辱负重
    B. 忠义之士
    C. 叛徒
    D. 无能之人

  2. “舌舐血”一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与愤怒
    C. 冷漠
    D. 骄傲

  3.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个人奋斗
    B. 忠诚与国家危机
    C. 爱情故事
    D. 乡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离骚》同样表现了对国家与忠诚的深思。
  • 《春望》:杜甫的《春望》在动乱中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录颜鲁公事》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录颜鲁公事》则强调对忠义的崇敬与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相似之处,却又各自展现了不同的视角与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文学常识》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