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时间: 2025-01-04 09:14:42

一襟满贮梓城春。

笑声频。

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

萧然今代杰魁人。

混光尘。

越精神。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作者:魏了翁

一襟满贮梓城春。笑声频。笔挥银。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萧然今代杰魁人。混光尘。越精神。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作者的豪情。开篇提到一幅春天的画面,笑声不断,笔墨在纸上流畅地挥洒。作者感叹如今的河山壮丽,似乎有无数的英才应运而生。对比于现在的游子,孤独地归去,行走于云外和水边,表现出一种萧条的感慨。然而,在当代杰出的人才中,作者也感受到一种生气和活力。即使浮云遮蔽了高贵的地位,但他仍然能够在友好的交流中看到新的创见与希望。

注释

  • 一襟:这里指的是一幅画面或一片情景,常用于形容心境或情怀。
  • 梓城:即梓树生长的地方,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管将迎:指的是迎接新的事业或生活。
  • 云外:指远方,形容归去的孤独感。
  • 萧然:形容寂寞或荒凉的样子。
  • 杰魁人:杰出的人才。
  • 轩冕:高贵的地位或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江山”一词常用于表达对国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在中国文学中,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暗喻人事变化,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昂,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自然流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首词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借用春天的美景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一种离别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江城子》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开篇“一襟满贮梓城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笑声频频,笔挥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欢愉的气氛,也暗含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词中提到的“江山”不仅仅是自然的山河,更是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作者通过对比现在的游子与昔日的骄子,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萧然的景象,映衬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而“杰魁人”则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才的期待。

全词以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襟满贮梓城春”:以春天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笑声频”:表达了欢乐的气氛。
    • “笔挥银”:形象地描绘了书写的流畅。
    • “自有江山”:提到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 “云外步,水边身”:孤独的游子,展现出一种失落感。
    • “萧然今代杰魁人”:虽然感慨,但仍然看到当代人才的崛起。
    •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即使地位不高,仍然保持真实的自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笑声频”比喻欢乐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词在形式上工整,展示了词人的工艺。
  • 主题思想: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人才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生机、希望和新的开始。
  • :象征浮华与虚无,反映出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 江山:象征着国家和历史,承载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梓城春”主要指什么?

    • A. 春天的希望
    • B. 自然景色
    • C. 诗人的故乡
    • D. 以上皆是
  2. “云外步,水边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兴奋
    • D. 疲惫
  3. 诗中提到的“杰魁人”指的是?

    • A. 古代英雄
    • B. 现代人才
    • C. 诗人自己
    • D. 朋友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江城子》与苏轼的《念奴娇》都表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但魏了翁更多地强调了春天的美景与人情,而苏轼则侧重于怀古的情怀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古典诗词评论书籍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