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六月十三日作,用钝根韵》

时间: 2025-01-10 10:38:20

天灾鬼虐谁能记。

生长伤心地。

声声苦雨诉琵琶。

深怕江南此后竟无花。

一群犬豕顽如土。

不解冠裳古。

吴淞风起逼人寒。

待到龙飞破壁笑相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六月十三日作,用钝根韵
天灾鬼虐谁能记。生长伤心地。
声声苦雨诉琵琶。深怕江南此后竟无花。
一群犬豕顽如土。不解冠裳古。
吴淞风起逼人寒。待到龙飞破壁笑相看。

白话文翻译:

这场天灾和鬼神的残害,谁能记得?
我生长在这伤心的地方。
那一声声的苦雨像琵琶在诉说,
我深怕江南以后再也没有花朵了。
一群像土一样愚蠢的犬豕,
根本不懂得古代的礼仪和衣服。
吴淞的风起得让人感到寒冷,
等到龙飞破壁时,我们再相视而笑。

注释:

  • 天灾鬼虐:指自然灾害与鬼神的残害。
  • 生长伤心地:指自己生长的地方令人悲伤。
  • 声声苦雨:形容雨声如同悲伤的诉说。
  • 犬豕:指狗和猪,形容愚蠢无知的人。
  • 吴淞:指江南的一条河流。
  • 龙飞破壁:可能指希望或未来的美好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旭,清代诗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感受到深切的忧虑与悲哀,写下了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灾鬼虐”开篇,立刻引入了一个悲惨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通过“生长伤心地”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依恋与无奈,暗示着他所处的环境充满了痛苦和悲伤。随着“声声苦雨”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这种手法使得自然景色不再单纯,而成为了情感的载体。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愚蠢无知的人,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犬豕顽如土”不仅是在描绘人们的愚蠢,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最后的“吴淞风起逼人寒”,喻示着即将来临的寒冷与困苦,给人以压迫感。

整首诗不仅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也在语言上展现了高旭对诗歌艺术的独特把握,具备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灾鬼虐谁能记:无情的自然灾害和鬼神的残害,令人痛苦,谁还记得这一切呢?
  • 生长伤心地:自己生长的地方充满了悲伤与无奈。
  • 声声苦雨诉琵琶:苦雨如同琵琶的诉说,传达痛苦的情感。
  • 深怕江南此后竟无花:忧虑未来的江南再也没有美丽的花朵了。
  • 一群犬豕顽如土:形容一群愚蠢的人,像土一样无知。
  • 不解冠裳古:这些人根本不懂得古代的礼仪和文化。
  • 吴淞风起逼人寒:吴淞的寒风袭来,让人感到寒冷的压迫。
  • 待到龙飞破壁笑相看:期待未来的美好时光来临,大家可以欢笑相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苦雨比作琵琶的诉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反映了诗人对故乡与人世的深情与无奈,展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雨:象征悲伤和痛苦。
  • 犬豕:象征无知和愚蠢。
  • 吴淞风:象征寒冷和压迫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犬豕”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A. 聪明
    B. 无知
    C. 勇敢
    D. 忍耐

  2. “声声苦雨诉琵琶”中“琵琶”用来比喻什么?
    A. 幸福
    B. 痛苦
    C. 怒火
    D. 轻松

  3. 诗中的“吴淞风起逼人寒”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悲凉
    C. 快乐
    D. 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的忧国忧民与高旭的感伤相似,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怀。
  • 李白《将进酒》则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更多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情,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