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庚子中秋遣悲》

时间: 2025-01-10 10:32:13

碧梧明烛秋如画,风露潇潇下。

小山金粟落闲阶,清月不知人恨又飞来。

海南一握愁难尽,但愿来生准。

博山炉冷夜如年,香死成灰灰死不成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梧明烛秋如画,
风露潇潇下。
小山金粟落闲阶,
清月不知人恨又飞来。
海南一握愁难尽,
但愿来生准。
博山炉冷夜如年,
香死成灰灰死不成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如画的美景,碧绿的梧桐树和明亮的烛光交相辉映。微风和露水轻轻降落,小山上的金色栗子纷纷落在空闲的台阶上,清冷的月亮似乎不知道人间的悲恨又悄然升起。海南的愁苦一握难以尽释,只希望来生能够相准。博山香炉在寒冷的夜里显得时间如年,香烛熄灭,化为灰烬,却又无法化为烟雾随风而逝。

注释: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象征清雅和高洁。
  • 明烛:指明亮的蜡烛,照亮了秋夜的环境。
  • 潇潇:形容风声或雨声,带有一种清冷的感觉。
  • 金粟:金色的栗子,象征丰收和秋天的景象。
  • 海南:指海南岛,常用来象征距离和别离。
  • 博山炉:一种香炉,常用于焚香,象征思念和追忆。

典故解析:

  • 博山炉:古代的香炉,常用于焚香祭祀,象征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海南一握:指与亲人或爱人分别的痛苦,海南远隔,愁苦难以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他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庚子年中秋,正值月圆之时,诗人因思念故人而感到忧伤,借助中秋的意象,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 庚子中秋遣悲》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在中秋佳节之际,面对皎洁的明月和飘落的秋叶,情感愈发浓烈。前四句以美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气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却渐显沉重。尤其是“海南一握愁难尽”一句,深刻表达了离愁别绪,彰显出诗人对亲人或故人的思念之情。

后四句则转为对香烛化为灰烬的描写,暗示着往昔的回忆和无法挽回的时间,情感更加深沉。通过博山炉的冷寂,诗人感受到孤独和无奈,似乎在诉说着对生活的无力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清代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碧梧明烛秋如画: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象,梧桐树与烛光相映成趣。
    2. 风露潇潇下:清风与露水轻轻降落,增添了秋夜的静谧感。
    3. 小山金粟落闲阶:金色的栗子落在空闲的台阶上,象征丰收与宁静。
    4. 清月不知人恨又飞来:清冷的月亮无情地升起,带来无尽的思念与恨意。
    5. 海南一握愁难尽:海南的距离使愁苦加重,情感无法释怀。
    6. 但愿来生准:希望来生能够与爱人相聚,表达出对未来的期盼。
    7. 博山炉冷夜如年:冷寂的香炉反映出孤独的夜晚,时间仿佛停滞。
    8. 香死成灰灰死不成烟:香烛熄灭后化为灰烬,却无法随风而去,象征着无法逃避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南一握”比喻离愁,生动形象。
    • 拟人:清月被描绘成不知人间情感的存在,增添了孤独感。
    • 对仗:诗句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中秋美景,揭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同时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望,展示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碧梧:象征清雅、高洁的情感。
  • 明烛:象征温暖与思念,烛光映照出内心的孤独。
  • 清月:象征孤独与无奈,代表着思念的对象。
  • 博山炉:象征过去的回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南一握”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料
    • B. 离愁别绪
    • C. 一种乐器
    • D. 旅游景点
  2. “香死成灰灰死不成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忘却
    • C. 思念与无奈
    • D. 愤怒
  3. 诗中“清月不知人恨又飞来”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
    • B. 悲伤
    • C. 平静
    • D. 喜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中秋夜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
  • 《月夜忆舍弟》:同样是对月的描写,但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