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梨花》
时间: 2025-01-06 04:16:50意思解释
疏影 梨花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轻盈素靥。向故山曾见,如许清绝。睡力融肌,半亸苍翘,幽蹊悄步芳屧。相思一夜青禽老,怕碎损仙宫裙褶。恁柴门静掩馀寒,销得满溪明月。应忆墙头唤酒,依依正望里,催怨离别。此际高楼,并倚香肩,映取粉痕明灭。东风纵解寻芳去,定迷却前村残雪。更黄昏归棹重经,流水一春无迹。
白话文翻译:
轻盈的面容,曾在故山见过,如此清丽绝艳。睡意融化肌肤,半垂的青色羽翘,幽静的小路悄然走过芳香的鞋履。相思一夜,青鸟愈发苍老,害怕损坏那仙宫的裙褶。那柴门静静闭上,残余的寒意消散,满溪的明月也随之消逝。想必记得墙头呼唤酒时,依依不舍地望着,催促着离别的怨恨。此时高楼,倚靠着娇香的肩头,映照着粉色的痕迹明灭不定。东风纵然解开寻芳的心事,却定然迷失在前村的残雪中。更在黄昏时分归来,划船重经,那流水一春无迹。
注释:
- 轻盈素靥:形容女子面容清丽。
- 如许清绝:如此清丽绝伦。
- 睡力融肌:睡意使肌肤柔软。
- 青禽:青色的小鸟,常象征思念。
- 仙宫裙褶:指仙女的裙子,象征美好和脆弱。
- 柴门:简陋的门,代表乡村生活。
- 明月:象征宁静和思念。
- 高楼:高处的楼台,象征思念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常用古典意象,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兴盛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疏影 梨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结合。诗的开头以“轻盈素靥”描写女子的美丽,紧接着引出对故山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相思一夜青禽老”一句,深刻地反映出思念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接着,诗人用“柴门静掩馀寒”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感,透出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如“明月”、“粉痕”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感伤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到的艺术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盈素靥:描写女子的面容轻盈如云,清丽动人。
- 向故山曾见,如许清绝:回忆起曾经在故乡见到的美景,令人心醉神迷。
- 睡力融肌:睡意让身体变得柔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 幽蹊悄步芳屧:在静谧的小路上,轻轻走着,感受着芳香。
- 相思一夜青禽老:思念让时间变得缓慢,青鸟象征思念的心情。
- 怕碎损仙宫裙褶:害怕思念的情感会损坏心中美好的幻想。
- 恁柴门静掩馀寒:柴门静静地关上,余留的寒意让人感到孤独。
- 销得满溪明月:明月随着寒意的消散而消失,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 应忆墙头唤酒:回忆起呼唤酒时的欢愉与依依不舍。
- 此际高楼,并倚香肩:在高楼中,倚靠着身边的美丽,映照着思念的痕迹。
- 东风纵解寻芳去:东风虽能解开对美好的追寻,却也带来了迷惘。
- 更黄昏归棹重经:黄昏时分,划船归来,流水仿佛带走了一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青鸟,寓意深远。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如“东风纵解”。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思念交织,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纯洁、美好,代表了诗中的美好回忆。
- 青禽:象征思念,常用于表达对爱人的牵挂。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寄托着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疏影 梨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方恪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相思一夜青禽老”意指什么?
- A. 思念让时间变得缓慢
- B. 青鸟飞走
- C. 一夜无眠
- D. 青鸟变老
-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孤独与思念
- C. 失败
- D. 欢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亮为意象,表达了思乡之情,与《疏影 梨花》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形式上更加简洁明了。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交织着个人情感,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