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新月》
时间: 2025-01-06 04:2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凉庭院。正绿阴摇曳,花光初敛。暝色笼烟,楼角微明,眉痕休约娇倩。迷离尘梦愁难醒,算惟有清辉不减。怎新来慵整残妆,错认徐妃半面。千古兴亡阅遍。有谁堪记省,几许哀怨。绝域孤踪,独夜长门,只有素蛾曾见。相看永夜还怊怅,待诉与碧天辽远。等甚时海上槎回,试问广寒宫殿。
白话文翻译
在新凉的庭院里,绿阴轻轻摇曳,花儿的光彩刚刚收敛。夜色笼罩烟云,楼角微微透出光亮,眉间的痕迹不再和娇美的容颜相约。迷离在尘世梦境中,愁苦难以醒来,唯有那清辉依旧不减。怎么新来却懒于整理残妆,错把徐妃的半面当作自己。千古的兴亡我已看遍,谁能记得其中的省悟,多少哀怨。孤独的身影在绝境中徘徊,独自守着长门,只有素蛾曾经看见。对视着漫漫长夜,我仍感到怅惘,想要向辽远的碧空倾诉。等到何时,海上的槎舟再回,试问那广寒宫殿。
注释
- 新凉:指初秋的凉爽。
- 花光:花的光彩。
- 暝色:夜色。
- 眉痕:指眉头的皱纹或印痕。
- 徐妃: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女子,可能指代王朝的妃子。
- 绝域孤踪:指偏远的地方,孤独的身影。
- 素蛾:一种白色的蛾,象征清冷、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绉英,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描写月夜、秋景、离愁等,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疏影新月》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文人情感的交织,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个人孤独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庭院景色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索。开篇以“新凉庭院”点出时节,接着描绘绿阴摇曳、花光初敛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随着“暝色笼烟”的到来,诗人的情感也逐渐沉重,迷离的梦境与清辉的对比,突显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中通过“眉痕休约娇倩”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错认徐妃半面”则暗示了对过往的追忆与难以释怀。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孤独感。
最后,诗人以“试问广寒宫殿”收尾,意在表达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无尽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凉庭院:引出诗的场景,给人清新凉爽的感觉。
- 正绿阴摇曳,花光初敛:描绘庭院中绿树摇曳,花朵光彩渐隐的景象,暗含时间的流逝。
- 暝色笼烟,楼角微明:夜色逐渐降临,楼角透出微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眉痕休约娇倩:对美好的往昔的怀念,隐含着对青春流逝的感伤。
- 迷离尘梦愁难醒:内心的迷惘与愁苦,让人难以摆脱。
- 算惟有清辉不减:唯有明亮的月光依旧如故,象征着不变的美好。
- 怎新来慵整残妆:表达对自身状态的懒惰与不满。
- 错认徐妃半面:对历史美人的追忆与自我认同的迷失。
- 千古兴亡阅遍:对历史的感慨,看尽兴亡更替。
- 有谁堪记省,几许哀怨:疑问句,表达对往事的无奈与哀怨。
- 绝域孤踪,独夜长门:描绘孤独的境况。
- 只有素蛾曾见:暗示孤独的见证者。
- 相看永夜还怊怅:在漫长的夜中,仍感到怅惘。
- 待诉与碧天辽远:渴望向辽远的天空倾诉。
- 等甚时海上槎回:对未来的期盼与不确定。
- 试问广寒宫殿:最后以提问形式,表达对理想与梦境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庭院的凉爽与内心的清凉对比。
- 拟人:描绘花光与绿阴的摇曳,赋予它们生命。
- 对仗:如“千古兴亡”和“几许哀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情感与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着孤独、忧愁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凉:象征着新的季节与清新的心情。
- 绿阴:代表自然与生命的延续。
- 清辉: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 素蛾:暗示孤独与默默无闻的见证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徐妃”指的是?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传说中的美丽女子
- C. 一位诗人
- D. 一位神话角色
-
诗中“千古兴亡阅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所谓
- B. 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现实的逃避
-
诗中“试问广寒宫殿”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理想与梦境的追寻
- B. 对现实的逃避
- C. 对历史的无奈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宋之问《渡汉江》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绉英与李清照在描写孤独与思念的手法,张绉英的诗更侧重于历史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