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三咏》
时间: 2025-01-04 09:25: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家三咏
作者: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
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
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因水坏秧重插,
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
绿桑采尽竹梯闲。
抱儿更送田头饭,
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
绿杨庭院正秋千。
白话文翻译:
在田间,用篱笆编织出红色的木槿花,
用石头搭成桥梁连接断开的田埂。
乡村老人生活简单、清闲,
一间茅屋旁有两池菱角。
因为水淹,稻秧需要重新插秧,
家中蚕忙,门紧闭。
黄犊归来,莎草生长得宽阔,
绿桑树下,竹梯已闲置,桑叶都采尽了。
抱着孩子,还要送到田头去吃饭,
画眉的女子在灶前忙碌,浓烟缭绕。
春风里,红袖女子在田间嬉戏,
绿杨树下的庭院里正荡秋千。
注释:
- 织篱:用篱笆编织成的围墙。
- 红槿:一种花,寓意美丽。
- 排石成桥:用石头搭成桥,体现农家智慧。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差省事:生活简单,不费事。
- 茅屋:草屋,农家住所。
- 菱:水生植物,常见于池塘中。
- 黄犊:小牛,农村的重要牲畜。
- 莎草:一种植物,常在湿地生长。
- 绿桑:桑树,农家养蚕的重要树木。
- 竹梯:用竹子制成的梯子。
- 秋千:一种儿童玩具,通常挂在树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农民的日常。
创作背景: 《田家三咏》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农田生活,表现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诗歌鉴赏:
《田家三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与农民的日常生活。诗歌开头用“织篱为界”和“排石成桥”描绘出农家的环境,展现了农民用智慧与勤劳建造生活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野老生涯差省事”和“一间茅屋两池菱”的描写,传达出农村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后半部分,诗中提到“田因水坏秧重插”和“家为蚕忙户紧关”,揭示了农民的辛劳与忙碌,尤其反映出农民在自然条件变化下的应对之道。诗最后以“争信春风红袖女”和“绿杨庭院正秋千”收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乐趣,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劳动与享受生活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语言平易,意象生动,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生活的真实,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情趣与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情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织篱为界编红槿:用篱笆作为界限,编织出美丽的红槿花,描绘出田园的美丽环境。
- 排石成桥接断塍:用石头搭建起桥,连接断开的田埂,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辛勤。
- 野老生涯差省事:乡村老人生活简单、悠闲,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
- 一间茅屋两池菱:简陋的茅屋旁边有池塘,水中生长着菱角,描绘出农村的自然环境。
- 田因水坏秧重插:因为水淹,稻秧需要重新插秧,反映出农民的辛劳。
- 家为蚕忙户紧关:家中因养蚕忙碌,门紧闭,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忙碌。
- 黄犊归来莎草阔:小牛归来时,莎草生长得茂盛,体现了自然的富饶。
- 绿桑采尽竹梯闲:桑树的叶子已被采尽,竹梯闲置,暗示农忙的季节即将结束。
- 抱儿更送田头饭:抱着孩子还要送饭到田间,体现了农家生活的琐碎与温情。
- 画鬓浓调灶额烟:描绘了忙碌的女子在灶前的情景,浓烟袅袅,生活气息浓厚。
- 争信春风红袖女:春风中,红袖女子在田间嬉戏,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绿杨庭院正秋千:绿杨树下的庭院里正荡秋千,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槿比作美丽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如“黄犊归来”,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农民的辛勤与乐趣,展示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槿:象征美丽与乡村的生机。
- 茅屋:代表简单的农家生活。
- 菱:象征自然的馈赠。
- 黄犊:象征农家的财富与活力。
- 绿桑:代表养蚕的传统与农田的富饶。
- 秋千:象征儿童的快乐与家庭的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织篱为界编红槿”中,红槿的作用是什么?
A. 作为围墙
B. 作为装饰
C. 作为食物
D. 作为工具 -
诗中的“黄犊”指的是:
A. 小牛
B. 小羊
C. 小猪
D. 小马 -
诗人通过“绿杨庭院正秋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乐》:描绘田园生活的乐趣。
- 《乡村四月》:描写农村的美丽风光与农民的生活。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思乡之情,情感深邃,与《田家三咏》的田园风光形成对比。
- 《村居》(高鼎):同样描绘乡村生活,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与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田园诗歌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