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白话文翻译:
没有酒很难留住客人,只有借来书籍才能进入城中。
洗衣时才知道水位已落,贪恋睡眠却又害怕窗外的光明。
野生的竹子藤蔓缠绕,枯枝和杂草相互寄生。
在林中隐居了十年,渐渐觉得人与世俗的缘分变得轻薄。
注释:
- 无酒:没有酒,意指客人来到后缺乏招待之物。
- 借书:借书来阅读,表示文人对书籍的重视。
- 洗衣:洗衣服时,水落指水位的下降,隐含生活的琐碎。
- 贪睡:贪恋睡眠,形容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畏窗明:害怕窗外的光亮,意味着对外界的退缩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
- 野竹藤缠杀:形容自然生长的竹子和藤蔓缠绕生长,寓意自然的繁茂和生活的复杂。
- 十年林下隐:指在林中隐居十年,表现对世俗的逃避和隐逸生活的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绍翁,字子美,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他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时代背景下,士人群体多有隐逸思想,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寓居·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无酒难留客”引入,表达了对客人到访却无以招待的无奈,反映了隐居生活的清淡与孤独。接着,通过“借书方入城”的描绘,表达了书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渴望知识的求索精神。
诗中“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则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矛盾,诗人一方面享受宁静的隐居生活,另一方面又对外界的光明感到畏惧,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最后的“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总结了诗人的隐居生活,经过十年的沉淀,他对世俗关系的轻视,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淡薄与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在意象上使用自然元素,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与哀愁,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酒难留客:没有酒水很难留住来访的客人,反映出隐居生活的清淡。
- 借书方入城:借书作为与外界接触的方式,展现文化自觉。
- 洗衣知水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琐碎与变化。
- 贪睡畏窗明:对宁静生活的珍惜与对外界的恐惧。
- 野竹藤缠杀:自然的狂野与复杂,象征生活的多样性。
- 枯枝草寄生:枯枝与草的相互依存,体现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 十年林下隐:长时间的隐居生活,反映出内心的平和。
- 差觉世缘轻:对世俗关系的淡薄,表明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自然意象作为比喻,展现内心感受。
- 对仗:如“贪睡畏窗明”,形成对比,增强诗句的音乐感。
- 象征:竹、藤、枯枝等自然元素象征人生态度与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关系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反映了士人群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人际交往的媒介。
- 书:象征知识与文化。
- 水:象征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窗明:象征外界的光明与纷扰。
- 竹、藤:象征自然的生生不息与生命的韧性。
- 枯枝、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相互依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无酒难留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酒能留住客人
- B. 没有酒很难招待客人
- C. 酒是隐居生活的必要
- D. 客人不喜欢酒
-
“借书方入城”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书籍不重要
- B. 书籍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
- C. 城市生活很繁忙
- D. 诗人不喜欢城市
-
诗中“差觉世缘轻”的意思是:
- A. 觉得人际关系很重
- B. 觉得人际关系变得轻薄
- C. 觉得世俗很重要
- D. 觉得生活很轻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自然的和谐与人心的宁静。
- 杜甫的《秋夕》:则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叶绍翁的隐逸情怀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叶绍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