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崇德》

时间: 2025-01-19 18:59:16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意思解释

过崇德

原文展示: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白话文翻译:

在乡间的小土埂上,泉水自流而出,断崖上的柳树依旧苍翠。雨后天晴,云彩散开,塔影映照在水面上,船只悄然经过犬吠的门口。柴门斜靠着水边,小草小路通向村庄。看着田间的劳作,心中羡慕农家生活,清澈的瓦盆里满是生活的气息。

注释:

  • 野塍:乡间的小土埂。
  • 泉自注:泉水自然流出。
  • 断岸:悬崖或断崖。
  • 柳空存:柳树在空中依然存在,表示柳树依旧繁茂。
  • 雨霁:雨后天气晴朗。
  • 云开塔:云雾散去,塔影显现。
  • 犬吠门:犬吠声响的门口。
  • 柴扉:用柴木做的门。
  • 草迳:小草铺成的小路。
  • 翻羡:不由得羡慕。
  • 田家乐:田间的快乐生活。
  • 盈盈:形容满满的样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提及典故,但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情怀。这里的“犬吠门”可以引申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绍翁(约1070年-约1130年),字希声,号止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自然清新,擅长描写乡村生活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宋代,正值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诗人可能是在游历期间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因而写下此诗,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崇德》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的乡村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田园情怀。首联以“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开篇,描绘出乡村自然的和谐美,泉水涓涓流动,柳树依然挺立,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接着“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一联,雨后天晴,塔影倒映在水面上,船只轻轻驶过,犬吠声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后两联则将焦点转向人们的生活,“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简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韵味。最后一句“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直抒胸臆,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整首诗情景交融,既写自然风光,又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塍泉自注:乡间的小土埂上,泉水自然流出,描绘出自然之美。
  2. 断岸柳空存:悬崖上的柳树依旧存在,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3. 雨霁云开塔:雨后天晴,塔影在水中显现,展现出清新的气氛。
  4. 船过犬吠门:船只经过犬吠的门口,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生动感。
  5. 柴扉斜着水:柴门斜靠水边,显示出生活的自然与随意。
  6. 草迳别通村:小草路通往村庄,体现了乡村的宁静与亲切。
  7. 翻羡田家乐: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8. 盈盈老瓦盆:老瓦盆里的生活气息,浓厚的生活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犬吠门”比喻乡村的生活场景。
  • 对仗:如“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泉水自流、柳树空存,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安静、和谐的生活理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着生命与清新,也代表了自然的馈赠。
  • 柳树: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体现了自然的持久美。
  • :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与自然形成对比。
  • 犬吠:体现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生动。
  • 老瓦盆:象征着淳朴的生活与真实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野塍泉自注”中的“注”字意思是?
    A. 注入
    B. 流出
    C. 停留
    D. 流动

  2. 诗中描绘的“柴扉斜着水”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忙
    B. 随意
    C. 复杂
    D. 热闹

  3.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态度是?
    A. 羡慕
    B. 讨厌
    C. 冷漠
    D. 拒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以湖面自然景色描绘田园生活之美。
  • 《春晓》:孟浩然以春天的朝气传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叶绍翁《过崇德》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居的和谐美,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的壮丽,而叶绍翁则更注重乡村的安宁与生活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精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