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梵隐院方丈梅》

时间: 2025-01-01 15:06:31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梵隐院方丈梅 晏敦复 〔宋代〕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白话文翻译:

在倾斜的栏杆和屋檐下,有一株古老的梅花,它几次有意地呼唤春天回来。 它散发着香气,仿佛是仙人降临,它的影子也欢迎高尚的人来欣赏。 月光照射下,寒冷的光芒侵入了山涧的门户,风吹动着翠绿的枝叶,覆盖了台阶上的青苔。 游荡的蜜蜂和野外的蝴蝶不必来打扰,因为梅花的本性从来就不沾染尘埃。

注释:

  • 亚槛倾檐:指梅树生长在倾斜的栏杆和屋檐下。
  • 几番有意:几次有意地。
  • 吹香自许:散发香气,仿佛自许为仙人。
  • 照影还容:梅花的影子也欢迎高尚的人来欣赏。
  • 月射寒光:月光照射下,寒冷的光芒。
  • 侵涧户:侵入了山涧的门户。
  • 风摇翠色:风吹动着翠绿的枝叶。
  • 锁阶苔:覆盖了台阶上的青苔。
  • 游蜂野蝶:游荡的蜜蜂和野外的蝴蝶。
  • 本性由来不染埃:梅花的本性从来就不沾染尘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敦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高洁不染的品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晏敦复访问梵隐院时所作,通过描绘院中方丈处的古梅,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梅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孤高与纯洁。首联以“亚槛倾檐”形容梅树的位置,暗示其与众不同。颔联和颈联通过“吹香自许”、“照影还容”、“月射寒光”、“风摇翠色”等意象,描绘了梅花的高洁与美丽。尾联则通过“游蜂野蝶休相顾”一句,强调了梅花不染尘埃的本性,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咏物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亚槛倾檐”和“一古梅”描绘了梅树的位置和古老,暗示其与众不同。
  • 颔联:通过“吹香自许”和“照影还容”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和影子,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
  • 颈联:通过“月射寒光”和“风摇翠色”描绘了梅花在月光和风中的美丽,增强了梅花的孤高形象。
  • 尾联:通过“游蜂野蝶休相顾”和“本性由来不染埃”强调了梅花不染尘埃的本性,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吹香自许仙人下”和“照影还容高士来”将梅花比作仙人和高士,增强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形象。
  • 拟人:通过“几番有意唤春回”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增强了梅花的生动性。
  • 对仗:通过“月射寒光”和“风摇翠色”等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梅花的孤高与纯洁,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古梅、吹香、照影、月射寒光、风摇翠色、游蜂野蝶、不染埃。
  • 详细解释:古梅象征着孤高与纯洁,吹香和照影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月射寒光和风摇翠色增强了梅花的孤高形象,游蜂野蝶和不染埃强调了梅花不染尘埃的本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亚槛倾檐”形容的是什么? A. 梅树的位置 B. 梅树的形状 C. 梅树的年龄 D. 梅树的香气

  2. 诗中“吹香自许仙人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本性由来不染埃”表达了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的孤高 C. 梅花的高洁 D. 梅花的香气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高洁不染的品格。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晏敦复《题梵隐院方丈梅》与王安石《梅花》:两首诗都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高洁不染的品格,但晏敦复的诗更注重梅花的孤高与纯洁,而王安石的诗更注重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晏敦复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晏敦复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