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自欺斋夜宴》

时间: 2025-01-01 12:10:03

毋自欺斋清更严,斋中人物斗之南。

七朝宰相得瞻仰,四海诗人交笑谈。

古调喜听琴再弄,深杯休惜酒重添。

玉堂今夜无宣唤,且与江湖作小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毋自欺斋夜宴
高翥 〔宋代〕

毋自欺斋清更严,
斋中人物斗之南。
七朝宰相得瞻仰,
四海诗人交笑谈。
古调喜听琴再弄,
深杯休惜酒重添。
玉堂今夜无宣唤,
且与江湖作小参。


白话文翻译:

不必自欺于斋房的清静更显得严肃,
斋中人物聚集在南边。
七朝的宰相们可以相互倾慕,
四海的诗人们相互欢笑谈论。
古老的曲调我乐于再听琴声,
深杯酒不要吝惜,再来添酒。
今晚的玉堂没有人呼唤,
不如与江湖人一起小坐聊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毋自欺:不要自欺欺人,意在提醒自己要真诚。
  • :清修的地方,通常指讲求清静的环境。
  • 斗之南:意指聚集在南方,可能指某个地方的方位。
  • 宰相:古代的官职,掌管国家政务的人。
  • 古调:指古老的乐曲或旋律。

典故解析:

  • 七朝宰相:指历代宰相,象征着历史和权力的交替,寓意深远。
  • 四海诗人:象征着各地的文人雅士,强调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故,情感真挚,充满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毋自欺斋夜宴》创作于晚上聚会之时,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思考,展现了他对友谊、文人雅士的欣赏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毋自欺斋夜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场景,表现了他对清静斋房的珍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毋自欺斋清更严”,便引出一种清静而又严肃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的“七朝宰相”和“四海诗人”则暗示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同时也表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描写宴会的愉悦时,作者通过“古调喜听琴再弄”和“深杯休惜酒重添”表现出对音乐和美酒的喜爱,突显出宴会的欢乐气氛。而最后两句“玉堂今夜无宣唤,且与江湖作小参”则展现了作者对文人雅士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清雅。

整首诗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的传承。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读者不仅感受到宴会的欢愉,更能体会到那种在清静中反思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毋自欺斋清更严:提醒自己在清静的环境中要真诚,不要自欺。
  2. 斋中人物斗之南:斋房中人物聚集,气氛热烈。
  3. 七朝宰相得瞻仰:历代宰相的身影,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4. 四海诗人交笑谈:来自四面八方的诗人欢聚一堂,气氛融洽。
  5. 古调喜听琴再弄:乐于再次聆听古曲,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深杯休惜酒重添:不要吝惜酒,尽情享受宴会的欢乐。
  7. 玉堂今夜无宣唤:今晚的高雅场所没有人呼唤,显得宁静。
  8. 且与江湖作小参:与江湖之人共度时光,体现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七朝宰相”“四海诗人”,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宴会比作人生的聚会,反映出人际关系的深刻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清净、修身养性之所。
  • 宰相:象征权力与历史的深厚。
  • 诗人:代表文人雅士,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 古调:象征传统文化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朝宰相”主要是指:
    A. 一位宰相
    B. 多位宰相
    C. 只在一个朝代的宰相
    D. 没有任何宰相

  2. “深杯休惜酒重添”的意思是:
    A. 不要喝酒
    B. 尽情享受酒
    C. 酒不重要
    D. 酒太贵了

  3. 诗中提到的“江湖”在这里主要指:
    A. 江河湖海
    B. 社会与人际
    C. 旅行的地方
    D. 诗人流浪的地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高翥的《毋自欺斋夜宴》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是描绘宴会的诗作,前者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哲理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享乐与豪情,体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