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石陵霞致,洁言振玉音。
鸿动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萧洒谢尘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安石(指苏轼)在陵墓之上霞光照耀的美景,他的高洁言辞如同玉石般清晰响亮。鸿雁在空中飞翔,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为世人奉献了很久,厚重的德行让人深受感动。尽管朱组的姿态略显优雅,然而虚幻的舟船又怎么可能轻易沉没?东山上的高远志向依然在心中,洒脱地摆脱了世俗的尘埃。
注释:
- 安石:指的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陵霞:指的是陵墓上空的霞光,常用以形容美好的景色。
- 洁言:清白高洁的言辞。
- 鸿动:鸿雁飞翔,象征着志向和抱负。
- 厚德:深厚的道德修养。
- 朱组:可能指的是红色的衣物或装饰,象征着高贵。
- 虚舟:虚幻的船,象征无实之物。
- 东山:比喻高远的志向,《东山再起》即源于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诗人,曾任官职,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往往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道德和人伦的思考。
创作背景:
《奉和御製读晋书》是夏竦在阅读《晋书》后所作,这首诗意在表达对历史与人德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借此抒发自己对理想和抱负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及其品德的崇敬与思考,尤其是对苏轼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安石陵的壮丽景象,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志向。诗的开头“安石陵霞致”,引人进入一种旷远的境界,接着“洁言振玉音”,则进一步强调了言辞的清晰与高贵。
“鸿动济世久”一句,表达了鸿雁在空中飞翔的悠远,象征着自古以来志士仁人的奉献精神;而“厚德感人深”则强调了道德的力量,深深打动人心。接下来的“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句,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虽然外表的美丽与荣华容易吸引目光,但真正的内涵和价值是难以丧失的。
最后两句“东山高志在,萧洒谢尘襟”,不仅是对自身理想的寄托,也表达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表现了诗人追求高洁志向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石陵霞致:描绘了安石陵的美丽景象,寓意理想的辉煌。
- 洁言振玉音:强调言辞的清白与高洁,如同玉石之声,传递着正直的信念。
- 鸿动济世久:寓意志士的奉献精神,长久以来为世人服务。
- 厚德感人深:道德的力量深深打动人心,体现出深厚的情感。
- 朱组虽然袭:虽然外表的华丽吸引眼球,但不应被外表所迷惑。
- 虚舟岂易沉:比喻虚幻的事物不会轻易消失,提示人们要追求内在的真实。
- 东山高志在:高远的志向依然存在,代表着追求理想的决心。
- 萧洒谢尘襟:超然物外,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洁言振玉音”,将言辞比作玉石,突出其清澈与高贵。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鸿雁象征志向,虚舟象征表面繁华,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气质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石陵:象征着高洁理想与人文精神。
- 鸿:象征着志士与奉献。
- 朱组:象征外在的荣耀与吸引力。
- 虚舟:象征内在价值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石陵霞致”中的“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苏轼
C. 陶渊明
答案:B -
“厚德感人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赞美
B. 愤怒
C. 悲伤
答案:A -
“虚舟岂易沉”中的“虚舟”象征着什么?
A. 真实的事物
B. 表面的繁华
C. 自然的景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东山再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 《赤壁赋》: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展现其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理解。
诗词对比:
- 夏竦与李白的诗作,虽然风格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共鸣。李白的豪放与夏竦的清丽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苏轼与他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