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读隋书》

时间: 2025-01-19 15:35:21

子盖怀英断,南荒久驻留。

清通承眷奖,恭须望巡游。

异宠荣乡党,丹诚破寇仇。

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御製读隋书
作者:夏竦 〔宋代〕

子盖怀英断,南荒久驻留。
清通承眷奖,恭须望巡游。
异宠荣乡党,丹诚破寇仇。
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钦佩。诗中提到的“子盖”指的是隋书中的英才,而“南荒”则是指南方的边远地区,作者表达了对南方的关注和对那些在外奋斗的人的思念。接着谈到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与奖赏,表达出对君主的恭敬和期望。最后提到边民对过去的怀念,刻石以示纪念,表现了对故土和旧情的深厚感情。

注释:

  • 子盖:指历史上有名的英才,可能是指隋朝的某位杰出人物。
  • 南荒:指南方边陲地区。
  • 清通:清明而通达,指得到皇帝的关注和赏赐。
  • 恭须:谦恭地期望。
  • 异宠:特别的恩宠。
  • 丹诚:真诚的心意。
  • 破寇仇:打击敌寇的仇恨。
  • 边民:边疆的百姓。
  • 刻石:在石头上刻字,作为纪念的方式。

典故解析:

“子盖怀英断”的“子盖”可能与历史中的英才联系,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刻石在西州”则可以引申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过往的铭记,体现了历史文化中的忠诚与怀旧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约960-1020年),字公度,号梦溪,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诗歌、散文和学术研究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简练,常常蕴含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隋朝的历史密切相关,诗人在读《隋书》时感受到隋朝的辉煌与覆灭,内心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通过这首诗,作者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当下政局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隋朝英才的怀念和对南方边民的关怀。第一句“子盖怀英断”,直接引出诗的主题,表现出对历史上英才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清通承眷奖为线索,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敬仰与对民众的关怀。诗中“异宠荣乡党”一句,体现了历史上对乡党之情的重视,展示了诗人对地方利益的关注。最后一句“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则是对边民情感的深切描绘,表达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怀,展示了夏竦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与广阔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盖怀英断:怀念历史上英明的决策者,表达对古人智慧的钦佩。
  2. 南荒久驻留:提到南方偏远地区,显示出对边疆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他们的思念。
  3. 清通承眷奖:赞美当权者的清明与对有功之人的奖赏,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良好状态。
  4. 恭须望巡游:以恭敬的态度期待君主的巡游,表现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
  5. 异宠荣乡党:提到对乡党的特别恩宠,反映出对地方利益的关注。
  6. 丹诚破寇仇:表达出对敌寇的仇恨与真诚的保护愿望。
  7. 边民思旧爱:边民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体现出人情的温暖。
  8. 刻石在西州:用刻石的方式来铭记过去,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人物比作英才,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使得诗意更加鲜明。
  • 象征:刻石象征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故土的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下的关怀,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故土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盖:象征着历史的英才,代表着智慧与勇气。
  • 南荒:象征边疆,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与关怀。
  • 清通:象征清明的政局,体现出对政治的期待。
  • 刻石:象征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故土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盖怀英断”中的“子盖”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李世民
    D. 孙中山

  2. “南荒”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3. 诗中提到的“刻石在西州”是表达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历史的铭记
    C. 对名声的渴望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隋文帝
  2. C. 南方
  3. B. 对历史的铭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杜甫的情感更加沉重,反映出社会动荡的无奈。
  • 《春望》:也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忧虑,主题与夏竦的诗有相似之处,但情感更加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