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后斋回望诗
作者: 谢朓 〔南北朝〕
高轩瞰四野,
临牖眺襟带。
望山白云里,
望水平原外。
夏木转成帷,
秋荷渐如盖。
巩洛常睠然,
摇心片悬斾。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楼阁上俯瞰四周,
临窗眺望,心情渐渐开阔。
远望山中白云飘渺,
再看平原之外的水面。
夏天的树木渐渐形成帷幕,
秋天的荷花逐渐如盖。
巩洛的景色总是让我驻足凝视,
心中摇曳着那片悬挂的帆。
注释
- 高轩:高大的厅堂或楼阁。
- 瞰:俯瞰,远望。
- 襟带:这里指的是衣襟,象征着宽松的心境。
- 巩洛:指的是巩义和洛阳,古代著名的城市。
- 睠然:凝视,注视的样子。
- 悬斾:悬挂的帆,象征着漂泊与思绪的摇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384年—426年),字希夷,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谢朓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时事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后斋回望诗》创作于谢朓隐居后,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描绘的夏秋交替的景象,既是对大自然的观察,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诗歌鉴赏
《后斋回望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高轩瞰四野”,即展现了诗人所处的高处,象征着一种超然的视角和心境。接着“临牖眺襟带”,诗人似乎在窗前眺望,感受着四周的自然气息。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而“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则描绘了远处的山与水,表现出一种辽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接下来的“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则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轮回,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最后两句“巩洛常睠然,摇心片悬斾”,则是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思索。巩洛的美景让诗人驻足,心中荡漾着对往昔的思念与牵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轩瞰四野:在高处俯瞰四周的景象,表达一种高远的视角。
- 临牖眺襟带:在窗边眺望,心情逐渐开阔,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 望山白云里:远眺山中白云,形成一种悠远的意境。
- 望水平原外:眺望远方的水面,增加了空间的广阔感。
- 夏木转成帷:夏季的树木犹如帷幕,暗示着自然的变化。
- 秋荷渐如盖:秋天的荷花渐渐像盖子,表现出季节的变换。
- 巩洛常睠然:对巩义和洛阳的景色凝视,流露出对往事的思念。
- 摇心片悬斾:心中荡漾着那片悬挂的帆,象征着漂泊与思绪的摇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帷幕,荷花比作盖子,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如“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情感的波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轩:象征着高远的视野与境界。
- 白云:代表着自由与宁静。
- 夏木: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繁荣。
- 秋荷:象征着成熟与收获。
- 巩洛:代表着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轩瞰四野”中的“轩”指什么? A. 窗户
B. 高楼
C. 桥梁 -
诗中提到的“秋荷渐如盖”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A. 繁华
B. 凋零
C. 成熟 -
“巩洛常睠然”中的“睠然”是什么意思? A. 盲目
B. 注视
C. 忘却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慨。
- 《早发白帝城》: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生旅途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谢朓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通过描绘自然表现内心情感,谢朓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谢朓全集》
以上是《后斋回望诗》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