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筑城声酸嘶,汉月傍城低。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
白话文翻译:
筑城的声音发出刺耳的嘶鸣,汉朝的月亮低挂在城边。若不掩盖那些白骨,它们将会与长城一样高耸。
注释:
- 筑城:指的是修建城墙。
- 声酸嘶:形容筑城时发出的刺耳声音。
- 汉月:指汉朝时期的月亮,暗示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白骨:指死去的人的骸骨,象征战争的惨烈。
- 高与长城齐:形容白骨的数量之多,若不掩埋将与长城同样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杂文家,爱国主义者,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抒怀咏史为主。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创作背景:
《古筑城曲》是在陆游经历了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之后所作。诗中通过对筑城声与白骨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悲惨,表现了他对国家沦陷、百姓生灵涂炭的深切悲痛。
诗歌鉴赏:
《古筑城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间的无常。开头“筑城声酸嘶”,直接描绘了筑城的场景,声音刺耳且凄凉,这不仅是筑城的声音,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一种隐喻。接着“汉月傍城低”,通过月亮的意象,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无情,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惨淡。
“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这一句尤为震撼,白骨与长城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数量之多,给人一种无形的恐惧和深思。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透出浓厚的悲情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筑城声酸嘶:筑城的声音尖锐刺耳,表现出筑城的艰辛与痛苦。
- 汉月傍城低:汉代的月亮低悬,暗示历史的沉重与回忆的凄凉。
- 白骨若不掩:战争造成的无数白骨,若不加掩埋,象征着对生命的极大漠视。
- 高与长城齐:白骨的数量之多,令人震惊,与长城并肩,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惨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骨”与“长城”进行对比,突显战争的惨烈。
- 拟人:声音“酸嘶”似乎在诉说着城墙的悲鸣,给人以感情的联想。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战争的深切悲痛,以及对历史的深思。陆游通过对古城筑墙和白骨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筑城:象征着防御与希望,但同时也代表着恐惧与痛苦。
- 汉月:历史的见证,代表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对比。
- 白骨:战争的牺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筑城声酸嘶”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痛苦
- C. 宁静
-
诗中的“汉月”代表什么?
- A. 未来
- B. 过去
- C. 现在
-
“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 A. 建设
- B. 战争的惨烈
- C. 和平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深受战争影响,但陆游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怀。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