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归口号》
时间: 2025-01-06 15:4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无警策骤惊人,亦不媕阿巧进身。
每向经筵持正论,愿於国肪奖忠臣。
昔从新政趋严召,今为衰年避要津。
陛下果能行古道,虽闲犹是太平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诗中提到,没有警策却能让人惊醒,也没有谄媚能让人升迁。每次在朝堂上发表正直的见解,希望国家能重用忠臣。回想曾经的新政时代,我曾经积极响应号召,而现在却因国势衰弱而避开重要的岗位。若陛下能真正施行古代的治国之道,即使身处闲散之地,也仍然是个平民的安宁生活。
注释:
- 警策:警戒的手段,指的是能够引导人们注意的措施。
- 媕阿:谄媚,迎合上司的言行。
- 经筵:指朝廷的讲论会或议事机构。
- 国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 忠臣:指忠于国家和君主的臣子。
- 新政:指当时政府推行的新政策。
- 要津:重要的岗位或权位。
- 古道:古代的治国方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虽不如苏轼等人名声显赫,但其诗作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他的作品多以忠诚和理想主义为主题,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政局动荡与社会变革的时代。作者感受到国家的衰败与忠臣的失落,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治理理念的思考和对忠臣的呼唤。
诗歌鉴赏:
《忆归口号》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曹彦约在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从繁荣到衰落的转变。开头的“初无警策骤惊人”暗示了治理的不力,缺乏有效的措施使得人们的警觉性下降。接着,诗人提到的“亦不媕阿巧进身”,则表达出对当时政治环境中谄媚与奉承的厌恶,强调了正直和忠诚的重要性。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每向经筵持正论”可见诗人对忠臣的期盼,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冀。对于曾经的“新政”,诗人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追随的热情,又有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一联“陛下果能行古道,虽闲犹是太平民”,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崇尚,认为如果能回归传统的治理方式,即便是身处闲散之地,也能享受平民的安宁。这既是对统治者的期望,也是对民众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无警策骤惊人:开篇提出问题,暗示缺乏有效的警示和措施。
- 亦不媕阿巧进身:表明对谄媚迎合的反感,强调应重视正直。
- 每向经筵持正论:表现出作者在朝堂上坚持正义和原则的态度。
- 愿於国肪奖忠臣:希望国家能重用真正的忠臣以复兴国家。
- 昔从新政趋严召:回忆自己曾积极响应新政的经历。
- 今为衰年避要津:对当今政治环境的无奈,选择回避重要岗位。
- 陛下果能行古道:向君主提出希望,呼唤古代治国的智慧。
- 虽闲犹是太平民:即使身处闲散,仍能拥有安定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称的结构,如“警策”与“媕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政治环境比作“警策”和“忠臣”,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呼唤,以及对古代治国智慧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反映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警策:象征着治理的手段和措施,反映出政治的警觉性。
- 忠臣:代表着理想的士人形象,体现了道德与责任感。
- 古道:象征着传统的治国理念,传达出对历史智慧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亦不媕阿巧进身”中,诗人对什么态度持否定态度?
A. 忠诚
B. 谄媚
C. 正直
D. 政策 -
“陛下果能行古道”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A. 新政
B. 传统治理
C. 战争
D. 经济发展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诗词对比:
- 曹彦约与李白的作品,可以对比两位诗人在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上的差异,李白多是豪放洒脱,而曹彦约则显得更为沉重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社会: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