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晦以通书及龟山道乡晦庵帖见惠》

时间: 2025-01-14 01:11:08

文公垂宪墨淋浪,鼎立龟山更道乡。

家有一焉犹冠绝,宝兹三者见珍藏。

来从叠嶂层峦里。

置在光风霁月傍。

收拾兵戎无一物,满船空载有归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公垂宪墨淋浪,
鼎立龟山更道乡。
家有一焉犹冠绝,
宝兹三者见珍藏。
来从叠嶂层峦里,
置在光风霁月傍。
收拾兵戎无一物,
满船空载有归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文公的治国理政之道,如同墨水般淋漓而畅快;在龟山的道乡中,他的影响力如同鼎立一般稳固。家庭中虽有一项成就,但仍然是众多珍宝中的一颗明珠。诗人从重重山峦中归来,安置在明亮的风光与晴朗的月色之间,心中收拾了往日的兵戎,没有一件留下,满船仅仅装载着归来的行李。

注释:

  • 文公:指春秋时期的周文王,象征治国理政的典范。
  • 墨淋浪:墨水流淌的样子,形容文采的洒脱。
  • 鼎立:形容稳固不动,常用来指代权力或地位的稳固。
  • 宝兹三者:可能指代珍贵的三样东西,具体含义待考。
  • 叠嶂层峦:形容重重叠叠的山峦,表示归来的路途艰辛。
  • 光风霁月:形容清朗明亮的天气,象征着心境的澄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风格多以清新、明快著称。作为士人,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可能是诗人归隐之后,反思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的变迁。诗中的意象与情感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战争和纷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及文公,便将读者带入治国理政的宏大背景之中,表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而“鼎立龟山”则是对稳定、安定生活的渴望与期待。接着,诗人表达了尽管家庭中有成就,但仍感到不够,似乎在暗示着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个人的内心世界。“来从叠嶂层峦里”体现了归来的艰难,而“收拾兵戎无一物”更是表现出对过去纷争的彻底放下,反映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公垂宪墨淋浪:以文公作为榜样,提及其治理之道,流畅而有力。
  2. 鼎立龟山更道乡:象征着稳固的地位和理想的归属。
  3. 家有一焉犹冠绝:家庭中的成就虽好,但仍需更高的追求。
  4. 宝兹三者见珍藏:珍藏的三样东西,可能代表了知识、品德与理想。
  5. 来从叠嶂层峦里:回归之路的艰辛,暗示人生的历程。
  6. 置在光风霁月傍:归来后寄情于大自然的美好,体现了心灵的平静。
  7. 收拾兵戎无一物:彻底放下往日的纷争与武器,象征内心的和平。
  8. 满船空载有归装:虽然行李空荡荡,但心灵却是充实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公的治理比作墨水,表达其影响力。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表达更加工整。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理想生活与内心平和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探索。

意象分析:

  • 文公:象征理想政治与治国智慧。
  • 龟山: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安稳生活。
  • 层峦: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难。
  • 光风霁月: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公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理想治理
    c) 个人成就

  2. 诗中提到的“龟山”代表了什么? a) 纷争之地
    b) 理想归宿
    c) 贫困之乡

  3. 诗人最后的心境是怎样的? a) 繁华
    b) 平静
    c) 忧伤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廖子晦以通书及龟山道乡晦庵帖见惠》和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曹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壮志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