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时间: 2025-01-06 08:39:40

诗痴正自不烦狼,只为英才辄堕中。

今日已成风欲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成
曹彦约 〔宋代〕

诗痴正自不烦狼,只为英才辄堕中。
今日已成风欲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风气的感慨。诗人虽痴迷于诗歌创作,却不再为世俗的困扰所烦恼,然而为了那些有才华的人,自己却落入了困境。如今的风气已经形成,年轻一代都纷纷陷入了束缚之中。


注释:

  • 诗痴:指对诗歌有着极高热情和执着的人。
  • 烦狼:这里的“狼”可能是指世俗的压力或干扰。
  • 英才:指有才能的人。
  • 辄堕中:意为轻易地陷入困境。
  • 风欲后:指社会风气的形成。
  •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牢笼。

典故解析:

“樊笼”出自《庄子》,原意为关押鸟兽的笼子,借指限制人自由的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时期,诗人感受到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和束缚,借此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偶成》一诗从表面上看是对诗歌创作和社会风气的议论,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诗人以“诗痴”自嘲,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执着和热爱。在面对现实的残酷时,作者并未选择沉沦,而是以痴迷为荣,显示出他对理想的坚持。

然而,诗的后半段则转向了对年轻一代的关切,指责社会的风气使得他们纷纷陷入“樊笼”,无法自拔。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痴正自不烦狼:诗人自认为对诗歌的痴迷让他不再受到外界的困扰。
  • 只为英才辄堕中:但是对英才的关心使得他感到忧虑,担心他们容易落入困境。
  • 今日已成风欲后:如今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与困扰也随之加重。
  • 后生个个入樊笼:年轻人都陷入了社会的束缚,无法自由发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樊笼”比作束缚人的环境,形象化地表达了社会的压迫感。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有才能年轻人的关怀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痴:象征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 :象征外界的压力与困扰。
  • 英才:象征年轻有为的人才。
  • 樊笼:象征社会的束缚与限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痴是指什么? A. 对诗歌的热爱
    B. 对世俗的烦恼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现实的逃避

  2. “樊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诗歌的美好
    B. 自由的生活
    C. 现实的束缚
    D. 年轻人的理想

  3. 作者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关心与忧虑
    C. 轻视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彦约的《偶成》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的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大相径庭。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