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辛弃疾
长记潇湘秋晚。
歌舞橘洲人散。
走马月明中。
折芙蓉。
今日西山南浦。
画栋珠帘云雨。
风景不争多。
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记得潇湘的秋天夜晚,歌舞在橘洲上,众人已散去。骑马在明月之下,采摘着芙蓉花。今天来到西山南浦,看到画栋高耸、珠帘轻垂,云雨缭绕。这里的风景虽不多,却让我心中愁苦,究竟该如何面对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潇湘:指潇水与湘水,位于湖南,是风景如画的地方,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
- 橘洲:指橘子洲,位于长沙,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 走马:骑马疾驰。
- 折芙蓉:采摘芙蓉花,象征青春与美丽。
- 画栋珠帘:形容建筑的华美。
- 云雨:多指美好的情景或情感。
典故解析:
- 昭君怨:原指王昭君,汉朝的美女,因故远嫁匈奴,表达了思乡之情与悲哀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擅长豪放词和婉约词,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和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辛弃疾的晚年,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深切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昭君怨》通过对潇湘秋夜的回忆,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以潇湘的秋天作为背景,隐喻青春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散去。在“走马月明中,折芙蓉”的描写中,骑马与采花的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当时的轻快心情,也暗藏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随后,诗人转而描绘今日的西山南浦,华丽的景致与往日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情感逐渐沉重,愁苦的情绪愈加浓厚。整首诗在轻快与沉重之间的转变,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既有对过去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折射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记潇湘秋晚。 - 表达了对潇湘秋夜的深刻记忆,营造了思念的氛围。
- 歌舞橘洲人散。 - 描述了往日的欢聚,现在已是人去楼空,突出孤独感。
- 走马月明中。 - 在明月下骑马,呈现出一种自由的快感,却也暗示了对往昔的怀念。
- 折芙蓉。 - 采摘芙蓉花,象征着美好与青春,但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已逝的感慨。
- 今日西山南浦。 - 现实的景象,与回忆的美好形成对比,突出愁苦的主题。
- 画栋珠帘云雨。 - 形容建筑的华丽却无法得到内心的满足。
- 风景不争多。 - 对风景的淡泊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疲惫。
- 奈愁何。 - 结尾的疑问句,表达了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潇湘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 对仗:如“画栋珠帘”与“云雨”,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风景描绘得生动形象,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青春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寄托着深深的愁苦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潇湘:象征着思念与秋天的萧瑟。
- 橘洲:代表着往日的欢聚与美好。
- 芙蓉:象征着美好与青春,暗示着易逝。
- 西山南浦:现实的景致,形成对比,带来愁苦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
- B. 广西
- C. 四川
- D. 湖北
-
诗中“走马月明中”是指什么?
- A. 骑马在白天
- B. 骑马在夜晚
- C. 骑马在雨中
- D. 骑马在山上
-
“奈愁何”的含义是?
- A. 愁苦无奈
- B. 快乐无比
- C. 忘记过去
- D. 心情愉快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表现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昭君怨》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但辛弃疾更多地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而王维则偏重于静谧与安宁的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