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时间: 2025-01-03 08:4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作者: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
触断峨峨天一柱。
补天又笑女娲忙,
却将此石投闲处。
野烟荒草路。
先生柱杖来看汝。
倚苍苔,摩挲试问,
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
时有牛羊磨角去。
霍然千丈翠岩屏,
锵然一滴甘泉乳。
结亭三四五。
曾相暖热携歌舞。
细思量,古来寒士,
不遇有时遇。
白话文翻译
我笑你共工为何发怒,
结果触断了那高耸入云的天柱。
女娲补天时也笑她忙碌,
却把这块石头抛在了闲置之处。
野外烟雾弥漫,路旁荒草丛生。
老师拄着杖子来看你,
倚靠着苍苔,轻轻抚摸试问:
千古以来经历了多少风雨?
长久以来被孩童敲打着火炭。
偶尔有牛羊在磨角走过。
突然看到千丈的翠岩如屏风,
清脆的泉水如甘乳滴落。
搭建三四个亭子。
曾经一起温暖,携手歌舞。
细细思量,古往今来寒士,
何曾遇到好的时机?
注释
- 共工:古代神话中的一位水神,因怒而撞击天柱,导致天地分开。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用泥土造人,并补天。
- 千丈翠岩:形容高耸的山岩,意在表达壮丽的自然景观。
- 寒士:指穷困的读书人或士人,常常在历史上遭遇不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常以豪情壮志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归朝欢》通过神话典故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我笑共工缘底怒”引入,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博弈与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神话故事的戏谑和反思。接着,通过描绘女娲补天的情景,表明即使是神话中的人物也有无奈之处,强调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
诗中“千古几风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无数风雨的感慨,似乎在质问:我们这些寒士,何时才能遇到良机?整个诗篇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深思,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辛弃疾通过“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灵动,带给读者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洗礼。最后,诗人通过对寒士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笑共工缘底怒: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调侃共工的愤怒,暗含对无谓争斗的讽刺。
- 触断峨峨天一柱:共工的愤怒导致天柱断裂,隐喻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与自负。
- 补天又笑女娲忙:女娲忙于补天,暗示人类在面对问题时常常显得无助。
- 却将此石投闲处:石头被抛弃,象征着被遗忘的历史与传说。
- 野烟荒草路:自然的荒凉与人类的孤独,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 先生柱杖来看汝:老师的到来,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对历史的追问,感叹风雨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 长被儿童敲火苦:儿童的玩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时有牛羊磨角去:自然的宁静与生机,暗示着生活的继续。
- 霍然千丈翠岩屏:突出的自然景观,给人以震撼与美的享受。
- 锵然一滴甘泉乳:甘泉的清澈,象征着自然的滋养与生命的源泉。
- 结亭三四五:搭建亭子,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曾相暖热携歌舞:怀念过往的温馨与快乐,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总结全诗,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千丈翠岩屏”比喻自然的壮丽。
- 拟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加亲切感。
- 对仗:如“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共工:代表冲动与破坏。
- 女娲:象征修复与补救。
- 千丈翠岩:代表自然的伟大与壮丽。
- 甘泉乳: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共工”是哪个神话中的人物?
- A. 火神
- B. 水神
- C. 风神
-
诗中提到的“女娲”是在补什么?
- A. 地
- B. 天
- C. 水
-
“千丈翠岩屏”中的“翠岩”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荒凉
- B. 壮丽
- C. 破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名篇,表达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壮美。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对自然表达了独特的情感,但辛弃疾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多了几分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辛弃疾集》:关于辛弃疾的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全面分析与欣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