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门望南山,鸟飞日将晏。
音书隔年时,怕见南归雁。
白话文翻译:
走出家门,望向南方的山,看到鸟儿飞翔,太阳渐渐西沉。
音信隔了整整一年,害怕再见到南归的大雁。
注释:
- 出门:走出家门。
- 望:望见,看到。
- 南山:指南方的山,可能是作者心中寄托的故乡或亲人所在的地方。
- 鸟飞:指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象征自由与离别。
- 日将晏:太阳快要落下,形容时间已晚。
- 音书:音信,书信。
- 隔年时:指时隔一年,表示漫长的等待与思念。
- 怕见:害怕见到,感到不安。
- 南归雁:指南方归来的大雁,象征归乡的信使。
典故解析:
“南归雁”常常被用来象征归乡与思念,雁鸟在古代文学中经常作为游子思乡的象征,代表着遥远的亲情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其诗作常反映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作者因离乡而感到孤独和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亲人的关心。
诗歌鉴赏:
《子夜秋歌八首 其四》是曹家达在深秋时节创作的一首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沉的思乡情感。诗的开头“出门望南山”即刻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具体的场景,南山的意象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更是情感的寄托。随着“鸟飞日将晏”的描写,时间的流逝和夕阳的西沉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惆怅。
“音书隔年时”则揭示出作者与亲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时间的无情让思念愈发加深。最后一句“怕见南归雁”更是将思乡的情绪推向高潮,南归的大雁象征着归乡的希望,却又让人感到惧怕,因为它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孤独与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邃,展现了作者在孤寂中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门望南山:走出门外,目光投向南方的山,暗示思乡之情。
- 鸟飞日将晏:鸟儿在空中飞翔,太阳快要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 音书隔年时:一年未能收到音信,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
- 怕见南归雁:对南归雁的恐惧,反映了对亲人重聚的渴望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体现作者对自然的情感投射。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物和鸟类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心情,展现了在离别时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故乡,寄托了游子的情感与思念。
- 鸟:象征自由与离别,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南归雁:象征归乡的希望与亲情,反映了对亲人和故乡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出门望南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思乡
C. 怨恨 -
“音书隔年时”中的“音书”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音乐
C. 消息 -
诗中“怕见南归雁”主要表达了作者的: A. 高兴
B. 惧怕
C. 希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送别》与曹家达的《子夜秋歌》都表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但王维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表现离别的惆怅,而曹家达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展现思乡的痛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