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红英 落花》

时间: 2025-01-19 20:01:31

朝烟泣。

暮烟湿。

飞飞争向钩帘入。

收香蜕。

兼红泪。

煎取黄沉,贪惊精气。

当阶立。

春纤拾。

露多不惜沾裙褶。

游丝系。

风摇曳。

裙可留仙,月华多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摘红英 落花》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朝烟泣。暮烟湿。飞飞争向钩帘入。
收香蜕。兼红泪。煎取黄沉,贪惊精气。
当阶立。春纤拾。露多不惜沾裙褶。
游丝系。风摇曳。裙可留仙,月华多制。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烟雾哽咽着,黄昏的烟雾潮湿着,纷飞的花瓣争先恐后地朝着钩帘飞入。
我收集花香,拂去红泪,熬取沉香,贪恋那惊心动魄的气息。
在台阶上停留,细心拾起春天的花蕊,露水多得不惜沾湿裙褶。
游丝缠绕着,微风摇曳,裙子可以留住仙子,月光多得如同织造。

注释:

  • 朝烟泣:清晨的烟雾如同泪水,形容清晨的湿润与忧伤。
  • 暮烟湿:黄昏的烟雾潮湿,描绘傍晚的氛围。
  • 飞飞争向钩帘入:形容花瓣纷飞,朝着钩帘飞去,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收香蜕:收集花香,蜕去花蕾的意思。
  • 煎取黄沉:熬取沉香,形容提取香料的过程。
  • 春纤拾:春天的细小花瓣被拾起,表现出细致的情感。
  • 游丝系:游丝缠绕,形容风中的细丝飞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0-1649),明代诗人,字伯猷,号逸云,晚号青霞山人。他的诗歌风格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情感结合为主题,在当时的文人中颇有声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屈大均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摘红英 落花》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花朵、烟雾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开篇以“朝烟泣”和“暮烟湿”描绘了一种湿润的气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中通过“飞飞争向钩帘入”描绘了花瓣纷飞的情景,瞬间抓住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对花香的珍视中,诗人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描写,而是通过“收香蜕”和“煎取黄沉”表达了对生命气息的渴求与珍惜。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贪恋与追求,显示了诗人对短暂生命的感慨。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游丝系”和“风摇曳”描绘了轻盈的裙摆,仿佛在诉说着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屈大均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烟泣,暮烟湿:清晨的烟雾如泪水,黄昏的烟雾潮湿,表达一种哀愁的情感。
    • 飞飞争向钩帘入:花瓣纷飞,争先恐后地向钩帘飞去,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收香蜕,兼红泪:收集花香,拂去红泪,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悲伤的掩饰。
    • 煎取黄沉,贪惊精气:熬取沉香,表现出对美好香气的渴望与贪恋。
    • 当阶立,春纤拾:在台阶上停留,细心拾起春天的花瓣,体现出对细节的重视。
    • 露多不惜沾裙褶:露水多得不惜沾湿裙子,表现出对春天的无畏与热爱。
    • 游丝系,风摇曳:游丝缠绕,微风摇曳,描绘了春天的轻盈与自由。
    • 裙可留仙,月华多制:裙子如同仙女般轻盈,月光似乎也为此增添了神秘的美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雾比作泪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花瓣飞舞、游丝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加了韵律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自由与轻盈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烟雾:象征着柔和、忧伤的情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花瓣:代表生命的美好与短暂,飞舞的花瓣象征着逝去的青春。
  • 裙子: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自由,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月华:象征着宁静与神秘,增加了诗歌的梦幻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烟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2. “收香蜕”中的“蜕”字是指什么?

    • A. 收集
    • B. 脱去
    • C. 变化
  3.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对春天的珍惜?

    • A. 烟雾
    • B. 花瓣
    • C. 月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名作,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美好,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屈大均的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2. 《古代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