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题吕桐华夫人清声阁填词图》
时间: 2025-01-01 16:0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楼春·题吕桐华夫人清声阁填词图
作者:夏孙桐 〔清代〕
迟箫声台边。又清商暗谱,惊换芳年。
往事倾茶雠字,对花裁笺。愁思紧,凄繁弦。
听唳霜飞鸿遥天。便翠岭秋深,红桑地老,
歌韵带幽燕。风帘静,双凭阑。
扫青棠旧迹,空长苔斑。岁暮江梅谁寄,
楚英加餐。长梦忆,南朝山。
笑画眉人偕华颠。只萧瑟词心,鸱夷未还水云宽。
白话文翻译:
在台边,听见迟缓的箫声,清商曲调在耳边响起,惊动了芳华流逝的时光。
往事如茶般倾倒,字里行间对着花裁剪纸笺。愁思渗透,悲凉的弦音回荡。
听见霜飞的鸿雁在遥远的天空鸣叫,翠岭深秋,红桑树苍老,
歌声伴着幽燕飞舞。风帘静悄,双双倚靠在栏杆边。
扫去青棠旧日的痕迹,唯留长长的苔斑。岁末江边梅花由谁寄来,
楚英在此添餐。梦中长忆南朝的山川,
笑对画眉人共度华年。只剩萧瑟的词心,鸱夷舟未归,水云依旧宽广。
注释:
- 迟箫:指声音悠长的箫,常用于抒情。
- 清商:古代音乐名,清晰而动听的乐曲。
- 倾茶:比喻往事如茶水般流逝。
- 裁笺:裁剪纸张,用于书写。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霜飞鸿:指秋冬季节飞翔的鸿雁,象征离别。
- 翠岭:青翠的山岭。
- 岁暮江梅:岁末时节的江边梅花。
- 楚英:楚地的英俊才子。
- 鸱夷:古代的一种船,象征着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孙桐,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往往融入个人生活的经历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颇为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描写,词中融入了对往昔的回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浑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往事的眷恋。开头的“迟箫声”便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凄凉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流逝。紧接着,诗人通过“往事倾茶”将过往与现实交织,展现出一种对时光的惋惜与无法挽回的无奈。
“愁思紧,凄繁弦”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仿佛在说,尽管外界的美景依旧,内心的忧愁却如繁弦般难以散去。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描绘出秋冬的凋零与孤寂,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心灵的写照。
最后几句“岁暮江梅谁寄,楚英加餐”更是将思念的情绪深化,表达了对友人和过往的怀念。整首词在凄美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希望,虽是萧瑟,却也饱含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淡淡的乐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迟箫声台边:描写了箫声悠扬,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又清商暗谱,惊换芳年:清商乐曲的暗淡谱调,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悄然逝去。
- 往事倾茶雠字:往日的回忆如茶水般倾倒,字里行间充满思念。
- 对花裁笺:与花对景,裁剪纸张,表达孤独的情感。
- 愁思紧,凄繁弦:忧愁的思绪如繁密的弦音一样缠绵不去。
- 听唳霜飞鸿遥天:遥远的鸿雁在寒霜中鸣叫,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便翠岭秋深,红桑地老:自然景色的变化,映射生命的无常。
- 歌韵带幽燕:歌声萦绕,伴随幽燕飞舞,渗透着思念。
- 风帘静,双凭阑:双双依靠在栏杆边,静谧的氛围中流露出孤独感。
- 扫青棠旧迹,空长苔斑:扫去旧日的痕迹,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
- 岁暮江梅谁寄,楚英加餐:对江梅的思念,寄托着对友人的关怀。
- 长梦忆,南朝山:梦中回忆南朝的山川,寄托着对故土的思恋。
- 笑画眉人偕华颠:笑对画眉的朋友,共度美好的时光。
- 只萧瑟词心,鸱夷未还水云宽:虽然心中萧瑟,但期望未来的宽广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往事倾茶”比喻时光流逝。
- 拟人:如“歌韵带幽燕”将歌声与燕子拟人化。
- 对仗:如“风帘静,双凭阑”采用对仗手法增加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箫声:象征着悠远的情感与思念。
- 茶:代表往事的流逝与记忆。
- 花:象征美好与脆弱的生命。
- 鸿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青棠:象征青春与旧日的痕迹。
- 江梅:寄托思念与情感的载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迟箫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友情
D. 自然 -
“往事倾茶”的意思是? A. 过去的美好
B. 过去的回忆流逝
C. 倾倒茶水
D. 交朋友 -
“风帘静,双凭阑”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独自欣赏
B. 孤独与思念
C. 热闹与欢快
D. 忙碌与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 夏孙桐的《寿楼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时光的流逝,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