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寺八首》

时间: 2025-01-06 10:27:42

平晓春云失半山,蒙蒙小雨暗江干。

寺楼倚遍消残醉,只有春愁伴薄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晓春云失半山,蒙蒙小雨暗江干。寺楼倚遍消残醉,只有春愁伴薄寒。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春云遮住了半边山,细雨蒙蒙使江岸显得昏暗。我倚遍寺楼的栏杆,试图消解残留的醉意,只有春天的忧愁伴随着微寒。

注释:

  • 平晓:清晨。
  • 春云:春天的云彩。
  • 失:遮住。
  • 蒙蒙:形容细雨的样子。
  • 江干:江岸。
  • 寺楼:寺庙中的楼阁。
  • 消残醉:消解残留的醉意。
  • 春愁:春天的忧愁。
  • 薄寒:微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寓寺八首》可能是他在某次寓居寺庙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某次寓居寺庙时所作,通过描绘清晨的春云、细雨和江岸的景色,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春云和细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忧郁的画面。首句“平晓春云失半山”,通过“失”字巧妙地表达了春云遮住半边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次句“蒙蒙小雨暗江干”,进一步以细雨蒙蒙的景象加深了这种朦胧和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寺楼倚遍消残醉,只有春愁伴薄寒”,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通过“消残醉”和“春愁伴薄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耒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晓春云失半山:清晨的春云遮住了半边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蒙蒙小雨暗江干:细雨蒙蒙使江岸显得昏暗,加深了忧郁的氛围。
  3. 寺楼倚遍消残醉:诗人倚遍寺楼的栏杆,试图消解残留的醉意。
  4. 只有春愁伴薄寒:只有春天的忧愁伴随着微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云失半山”和“蒙蒙小雨暗江干”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春云和细雨的景象。
  • 拟人:通过“春愁伴薄寒”的拟人手法,赋予了春天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绘清晨的春云和细雨的景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抒发了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新自然的诗风。

意象分析:

  • 春云:春天的云彩,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小雨:细雨蒙蒙,象征着忧郁和朦胧的氛围。
  • 寺楼:寺庙中的楼阁,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春愁:春天的忧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平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傍晚 C. 中午 D. 夜晚

  2. 诗中的“春云失半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云遮住了半边山 B. 春云散去了半边山 C. 春云飘过了半边山 D. 春云消失了半边山

  3. 诗中的“蒙蒙小雨暗江干”表达了什么氛围? A. 明亮 B. 忧郁 C. 欢乐 D. 平静

  4. 诗中的“春愁伴薄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描绘了清晨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寓寺八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表达对梦境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张耒的诗风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
  • 《宋词选注》: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词作,对苏轼的词风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