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宁庭柏》

时间: 2025-01-07 23:25:53

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

荫兹金仙居,楼殿郁沉沉。

永日燕雀下,有时钟梵音。

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宁庭柏 张耒 〔宋代〕 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 荫兹金仙居,楼殿郁沉沉。 永日燕雀下,有时钟梵音。 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

白话文翻译: 微风轻拂,发出清脆的声响,烈日下翠绿的树荫交织。 在这金仙的居所下,楼殿显得深沉而郁郁。 整日里燕雀在下方飞舞,偶尔传来钟声和梵音。 谁能领悟这其中的道理,来到这里与无心相契合。

注释:

  • 清籁:清脆的声音。
  • 翠阴:翠绿的树荫。
  • 金仙:指佛教中的高僧或神仙。
  • 郁沉沉:形容深沉而郁郁的样子。
  • 钟梵音:指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
  • 契无心:与无心相契合,指达到一种超脱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太宁寺或其他佛教场所的体验中,表达了对佛教哲学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访问太宁寺或其他佛教场所时所作,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佛教哲学的向往和对超脱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宁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深沉。微风、烈日、翠阴、楼殿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金仙居”、“钟梵音”等词语,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最后两句“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心境的渴望,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达到一种无心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微风轻拂,发出清脆的声响,烈日下翠绿的树荫交织,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荫兹金仙居,楼殿郁沉沉:在这金仙的居所下,楼殿显得深沉而郁郁,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3. 永日燕雀下,有时钟梵音:整日里燕雀在下方飞舞,偶尔传来钟声和梵音,增添了寺院的宁静与祥和。
  4. 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谁能领悟这其中的道理,来到这里与无心相契合,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心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烈日交翠阴”中的“交”字,比喻烈日与翠阴的交织,形象生动。
  • 拟人:“楼殿郁沉沉”中的“郁沉沉”,赋予楼殿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中的“微风”与“烈日”,“清籁”与“翠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佛教哲学的向往和对超脱心境的追求。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深沉、超脱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达到一种无心的境界。

意象分析:

  • 微风、烈日、翠阴:这些自然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增强了诗的意境。
  • 金仙居、楼殿、钟梵音:这些佛教意象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增强了诗的宗教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仙居”指的是什么? A. 佛教中的高僧或神仙的居所 B. 道教中的神仙的居所 C. 儒家学者的居所 D. 普通人的居所 答案:A

  2. 诗中的“契无心”表达了什么? A. 与有心相契合 B. 与无心相契合 C. 与自然相契合 D. 与社会相契合 答案:B

  3. 诗中的“清籁”指的是什么? A. 清脆的声音 B. 清脆的鸟鸣 C. 清脆的水声 D. 清脆的风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超脱心境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太宁庭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佛教哲学的表达,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融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张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