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有楼名与造物游对秦望山五云门》
时间: 2025-01-04 08:09: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望诸山隐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
沧海气侵珠佩湿,明河影逼玉箫寒。
超然身鸿过蒙上,何必蓬莱跨紫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秦望山的景色,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像是仙人所居的缥缈之处,位于五云之上。天地辽阔,三千世界在此交错,月色皎洁,风清气爽,仿佛置身于十二道栏杆之间。海的气息使得佩饰都变得湿润,银河的影子映照得玉箫似乎也感到寒冷。诗人超然物外,像鸿雁一样飞过云层,何必去追寻蓬莱的仙境与紫鸾的神鸟呢?
注释:
- 秦望:指秦望山,此山位于今陕西省,是古代著名的山脉。
- 五云端:指的是高耸的云端,象征神仙居住的地方。
- 三千界:指宇宙的广阔,意指天地间无数的空间。
- 十二阑:可能是指古代的栏杆或装饰,给人以清新之感。
- 沧海气:指海洋的气息,给人一种潮湿的感觉。
- 明河:指银河,象征着浩瀚和清冷。
- 超然身鸿:比喻诗人的心境超脱,像鸿雁一样高飞。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子韵,号秋凉,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黄庚在游历秦望山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而创作的。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秦望山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篇通过“秦望诸山隐几看”,勾勒出山峦的神秘之美,仿佛置身于仙境。“仙居缥缈五云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凡俗的境界,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诗中“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的描写,展现了天地的广袤与清新,描绘了一幅生动而清丽的自然画卷。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沧海气侵珠佩湿,明河影逼玉箫寒”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海洋的潮湿气息与银河的寒冷影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反映了诗人灵魂深处的孤寂与超然。最后,诗人以“超然身鸿过蒙上,何必蓬莱跨紫鸾”结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洒脱态度,呈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望诸山隐几看:在远处的秦望山,几座山隐隐约约。
- 仙居缥缈五云端: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位于缥缈的云端。
- 天高地迥三千界:天地之广阔,仿佛有三千个世界。
- 月白风清十二阑:月色明亮,微风清爽,周围如同十二道栏杆。
- 沧海气侵珠佩湿:海的气息使得珍珠饰品变得潮湿。
- 明河影逼玉箫寒:银河的影子使得玉箫感到寒冷。
- 超然身鸿过蒙上:超然物外,像鸿雁一样飞过云层。
- 何必蓬莱跨紫鸾:何必追寻蓬莱的仙境与紫鸾的神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超然身鸿”比喻诗人的超脱心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象征:如“沧海气”和“明河影”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望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五云端:象征着神秘与仙境。
- 沧海:象征着广阔与变化。
- 明河:象征着宁静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秦望”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安徽
- B) 陕西
- C) 四川
- D) 福建
-
填空题:诗中“超然身鸿过蒙上,何必蓬莱跨__”中的空格应填入哪个词?
-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对/错)
答案:
- B) 陕西
- 紫鸾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展现诗人心境的开阔与高远。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