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儒坑》

时间: 2024-12-29 20:04:01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

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愍儒坑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智力区区不为身,
欲将何物助强秦。
只应埋没千秋后,
更足诗人发冢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智力微薄的人并不为自己的利益而生存,想要什么来帮助强大的秦国呢?只应在千秋之后再被埋没,才更能使诗人发掘出那些埋藏于土中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智力:智慧和才智。
  • 区区:微小、渺小。
  • :帮助,辅佐。
  • 强秦:指的是强大的秦国,象征压迫和统治。
  • 埋没:隐藏,掩埋。
  • 千秋:指漫长的岁月,常用来形容历史的久远。
  • 发冢人:意指从坟墓中发掘出的人,暗指历史上被遗忘的人物。

典故解析
“愍儒坑”可以理解为对历史中知识分子遭受压迫的同情,而“强秦”则强调了秦朝的统治对士人的影响与压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融入政治与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正值他推行变法,面对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诗中反映出对知识分子处境的关注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深刻揭示了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对比了个人的渺小与时代洪流的强大,强调了即便是有才智的人,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王安石以“强秦”作为象征,既指秦国的强权,也暗指当时社会压迫知识分子和才华横溢之人的环境。

后两句则转向历史的深远,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即使是才华横溢的人,最终也难逃被埋没的命运,只有在千秋之后,诗人才可能重新发现这些被遗忘的人物。这不仅是对士人的同情,也是对历史的无奈,显示出王安石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传达了深邃的历史观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智力区区不为身:智力微薄的人并不为自己谋利,反映出对才智的认知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2. 欲将何物助强秦:面对强大的秦国,个人的力量显得无奈,暗示对统治的无力感。
  3. 只应埋没千秋后: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价值往往被埋没,反映出对时间的无情。
  4. 更足诗人发冢人:诗人有责任去揭示和发掘这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修辞手法

  • 对比:个人与历史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 象征:强秦象征着压迫与统治,埋没则象征着历史的遗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与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在强权面前个人的渺小,以及对被遗忘者的同情与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智力:象征才智与智慧。
  • 强秦:象征强权、压迫。
  • 埋没:象征被遗忘与历史的无情。
  • 诗人:象征文化的传承者与历史的见证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智力区区不为身”意指什么?
    A. 个人智力渺小
    B. 个人追求利益
    C. 个人愿意牺牲
    D. 个人拥有巨大智力

  2. “强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文化繁荣
    B. 个人奋斗
    C. 统治与压迫
    D. 自由与解放

  3. 诗中提到的“埋没”主要指什么?
    A. 被埋葬
    B. 被遗忘
    C. 被赞美
    D. 被发现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悯农》 - 李绅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愍儒坑》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思,但王安石更倾向于对知识分子的关注,而杜甫则体现了对社会苦难的关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但都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体的渺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杜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