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昆圃解元 其一》

时间: 2025-01-04 10:36:23

曾过垂帘肆,偏逢垫角巾。

文章工眊氉,仆马苦逡巡。

翠发丹颜日,寻山问水身。

三头应属尔,温饱笑人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过垂帘肆,偏逢垫角巾。
文章工眊氉,仆马苦逡巡。
翠发丹颜日,寻山问水身。
三头应属尔,温饱笑人人。

白话文翻译:

曾经经过悬挂帘子的商铺,恰好遇到了一位戴着角巾的人。
他的文章才华出众,仆人和马匹却在外面苦苦徘徊。
白发苍苍、面色红润的他,寻访山水,过着闲适的生活。
对于你来说,三头牛应该是你的,大家都能温饱,笑容满面。

注释:

  • 曾过:曾经经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 垂帘肆:悬挂帘子的商铺,用来形容一种商业场所。
  • 偏逢:恰好遇到,表示偶然的相遇。
  • 垫角巾:一种头巾,古代男子常用,象征着身份或地位。
  • 工眊氉:工是指工艺,眊氉则形容文章的精妙,才华出众。
  • 仆马:仆人和马,暗指随行的仆人和马匹,表现出身份的高贵或地位的需求。
  • 翠发丹颜:形容人的头发青白,面色红润,生动描绘了老人的形象。
  • 三头应属尔:三头牛应该是你的,可能暗指丰收或富裕的象征。
  • 温饱笑人人:大家都能满足温饱,笑容满面,表达了生活的安宁与富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孟鋗(又名汪士铎),清代诗人,字季刚,号孟鋗,生于明末清初,曾任职于地方,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郭昆圃的赠诗,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关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仕途与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在《赠郭昆圃解元 其一》中,汪孟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对郭昆圃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以“曾过垂帘肆,偏逢垫角巾”引入,给人一种偶然相遇的亲切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接下来,诗人以“文章工眊氉”赞美郭昆圃的才华,表达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认可。然而,随之而来的“仆马苦逡巡”则隐含着对他生活状态的忧虑,仆人和马匹在外徘徊,似乎暗示着他在仕途上的艰辛与不易。

在描绘郭昆圃的形象时,诗人以“翠发丹颜日”描绘出他老当益壮的状态,同时“寻山问水身”则展现了他向往自然、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三头应属尔,温饱笑人人”则是对郭昆圃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他前途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文人生活的苦乐,既有对才华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社会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过垂帘肆:诗人回忆自己曾经路过的商铺,设定了一种场景,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2. 偏逢垫角巾:偶然遇到戴着角巾的人,暗示着相遇的重要性。
  3. 文章工眊氉:赞美郭昆圃的才华,强调其文学造诣。
  4. 仆马苦逡巡:表现了他在仕途上遇到的困境,暗示着名利的追逐并不容易。
  5. 翠发丹颜日:描绘出郭昆圃的形象,显示了人虽老但精神依然焕发。
  6. 寻山问水身:表现他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的生活态度。
  7. 三头应属尔:暗示其生活富裕的希望与期待。
  8. 温饱笑人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展现出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仆马苦逡巡”与“寻山问水身”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进行对比,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
  • 意象:通过“翠发丹颜”来传达出老人的智慧与活力,富有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赠友的形式,表达了对郭昆圃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反映出清代文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帘肆:象征商业与繁华。
  • 角巾:代表身份与地位。
  • 翠发丹颜:象征智慧与活力的结合。
  • 山水:象征自然与闲适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垂帘肆”意味着什么? A. 一种诗歌形式
    B. 商铺或店铺
    C. 一种服饰
    D. 一种饮食

  2. “三头应属尔”暗示了什么? A. 对郭昆圃的期待
    B. 对生活的抱怨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文学的追求

  3. 诗中“温饱笑人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朋友的祝福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1-B,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春夜喜雨》:杜甫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汪孟鋗的作品更加关注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关系,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畅快。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汪孟鋗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