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江口登燕子矶》
时间: 2025-01-16 22:32: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泊江口登燕子矶
作者:任大椿 〔清代〕
近暝泊回渚,舍楫步山陬。
过寺地逾旷,近壁矶忽遒。
岩寂语易喧,日邃声如留。
船火乍通陆,夜渔忘故洲。
初至俯近林,既定闻远流。
落月与江邈,去去神夷犹。
持此荡尘虑,延伫情悠悠。
未谢秣陵境,飒然惊暮秋。
愿延阮公屐,领此山林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口晚泊的情景。傍晚时分,船停靠在回旋的水湾,我放下船桨,步行到山边。经过寺庙时,周围的空旷让我感到心情放松,靠近山壁的岩石也显得格外坚固。岩石静谧,偶尔有声音传来,日落时分,声响仿佛留在了空中。船上的火光忽然照亮了陆地,夜幕降临,我忘记了故乡的渔村。初到此地,俯瞰近处的树林,耳边已能听到远处的流水声。落月与江水遥远相接,渐行渐远,神情也随之闲适。手持此时的宁静,沉浸在悠远的情思中。未曾离开秣陵的境地,心中却已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希望能请阮公来此,领我游览这幽静的山林。
注释
- 近暝:傍晚时分。
- 泊回渚:停靠在回旋的水湾。
- 舍楫:放下船桨。
- 山陬:山边、山角。
- 逾旷:越过空旷的地方。
- 矶忽遒:岩石显得坚固。
- 岩寂:岩石的静谧。
- 乍通陆:忽然照亮陆地。
- 忘故洲:忘却故乡的小岛。
- 落月与江邈:落月与江水遥远相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大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仲华,号古山,江苏人。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晚泊江口登燕子矶》写于诗人游历之际,表现了他在江边泊船时的所见所感。正值秋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江边的宁静与思索。开头的“近暝泊回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夜幕的降临,诗人用“舍楫步山陬”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的渴望。在描写寺庙与岩石的时候,诗人用“逾旷”与“矶忽遒”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开阔而又坚实的感觉,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接下来的“日邃声如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留恋,而“船火乍通陆”则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诗人在船上点燃的火光,照亮了周围的景物,也照亮了他内心的思绪。“夜渔忘故洲”一语,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放下。
整首诗在清幽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悠远的情感。结尾的“愿延阮公屐,领此山林幽”,更显出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一种人际交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暝泊回渚:傍晚时分,船停靠在环绕的水湾。
- 舍楫步山陬:放下船桨,走到山边。
- 过寺地逾旷:经过寺庙,地势变得开阔。
- 近壁矶忽遒:靠近岩壁,感觉到它的坚固。
- 岩寂语易喧:岩石静谧,偶尔有声音传来。
- 日邃声如留:日落时分,声音似乎停留。
- 船火乍通陆:船上的火光忽然照亮陆地。
- 夜渔忘故洲:夜晚捕鱼,忘却了故乡的小岛。
- 初至俯近林:初到此地,俯瞰近处的树林。
- 既定闻远流:耳边已能听到远处的流水声。
- 落月与江邈:落月与江水遥远相连。
- 去去神夷犹:渐行渐远,心情悠然。
- 持此荡尘虑:手握此情,荡涤心中的烦恼。
- 延伫情悠悠:沉浸在悠远的思绪中。
- 未谢秣陵境:未曾离开秣陵的境地。
- 飒然惊暮秋:心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
- 愿延阮公屐:希望能请阮公来此。
- 领此山林幽:引领我游览这幽静的山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生的感受。
- 拟人:岩石的静谧与声音的传递。
- 对仗:如“初至俯近林,既定闻远流”,表现出一种节奏感。
- 排比:在描述环境时,运用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心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期望,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乡,带有一种清冷的美感。
- 岩石:象征着坚固与稳重,表现大自然的伟大。
- 树木: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近暝泊回渚”意为: A. 早晨在江边
B. 傍晚停靠在水湾
C. 中午经过湖泊 -
诗人提到的“阮公”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友人
C. 一位画家 -
诗中提到“夜渔忘故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放下
C. 对渔获的期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夜泊牛津》 - 王维: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索。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 -杜甫
与《晚泊江口登燕子矶》相比,杜甫的诗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艰难的生活背景。
《登高》 - 杜甫
主题相似,都是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而任大椿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任大椿诗文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