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洛阳韩丞东游》

时间: 2025-01-06 07:17:46

仙鸟何飘飖,绿衣翠为襟。

顾我差池羽,咬咬怀好音。

徘徊洛阳中,游戏清川浔。

神交不在结,欢爱自中心。

驾言忽徂征,云路邈且深。

朝游尚同啄,夕息当异林。

出饯宿东郊,列筵属城阴。

举酒欲为乐,忧怀方沈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洛阳韩丞东游
韦应物

仙鸟何飘飖,绿衣翠为襟。
顾我差池羽,咬咬怀好音。
徘徊洛阳中,游戏清川浔。
神交不在结,欢爱自中心。
驾言忽徂征,云路邈且深。
朝游尚同啄,夕息当异林。
出饯宿东郊,列筵属城阴。
举酒欲为乐,忧怀方沈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韩丞东游的送别之情。开头提到仙鸟在空中自由飞翔,披着绿衣,映衬着自然的美。诗人自问,自己却像是失去了翅膀的鸟,心中怀念着美好的音韵。接着描绘了在洛阳的徘徊,像是在清澈的河流中游玩。心灵的交往无需结成形式上的约定,内心的欢愉自然会存在。出发的时刻忽然来临,旅途遥远而深邃。早晨的游玩和晚上的休息各自不同,分别的时刻已至,诗人和朋友在东郊设宴相送,举杯欲庆祝,却又感到忧虑沉重。

注释

  • 飘飖:指鸟飞翔的样子,形容轻盈自在。
  • 差池羽:指失去翅膀,表达一种无助和迷惘的状态。
  • 神交不在结:心灵的交往并不需要形式上的约定。
  • 驾言:出发的意思。
  • 列筵属城阴:在城阴处设宴送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字子晦,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居洛阳。他在诗歌创作上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惆怅之情,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感。

诗歌鉴赏

《送洛阳韩丞东游》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开篇便以“仙鸟”引入,构建了一种轻盈自由的意境,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差池羽”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此时的洛阳,不仅是地理的名词,更象征着一段美好的回忆与情感交融的地方。

诗人在描绘友人即将启程的情景时,使用了“神交不在结”的理念,强调了心灵的深度交往比表面的约定更加重要。接下来的描写则带有一种旅途的沉重感,尽管早晨与夕晚有不同的游玩与休息,分别的时刻总是让人感到无奈与忧伤。最后一联“举酒欲为乐,忧怀方沈沈”,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欢愉与忧伤交织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未来未知的惶恐。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沉淀了人情的复杂与深刻,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述仙鸟轻盈飞翔,营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同时引出诗人内心的失落。
  • 第二联通过“差池羽”突显诗人的孤独感,表达对友谊的怀念。
  • 第三联展现了在洛阳的游玩情景,清川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美好。
  • 第四联强调心灵的交织与默契,超越了形式。
  • 第五联“驾言忽徂征”表现出出发的突然与不易,云路的深邃让人感到旅途的艰难。
  • 第六联描绘了早晚的不同,暗示了离别带来的伤感。
  • 第七联是送别的场景,典雅而庄重,反映出送别的仪式感。
  • 第八联总结了送别时的心情,尽管举杯欢庆,但忧愁却难以掩盖。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如“仙鸟”与“差池羽”)、拟人(如“游戏清川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伤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融与理解。

意象分析

  • 仙鸟:象征自由、理想与美好。
  • 差池羽:象征失落与孤独。
  • 清川:象征宁静与美好的时光。
  • 云路:象征旅途的艰辛与未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鸟”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悲伤
    • C. 失落
    • D. 旅行
  2. “神交不在结”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表面的交往
    • B. 深层的情感连接
    • C. 形式的约定
    • D. 随意的交往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诗人同样描绘了离别和旅途的感受,但更加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而韦应物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友谊的深厚,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