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时间: 2025-01-06 14:59:31意思解释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原文展示:
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
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
始从车骑幕,今赴嫖姚军。
契阔晚相遇,草戚遽离群。
悠悠行子远,眇眇川途分。
登高望燕代,日夕生夏云。
司徒拥精甲,誓将除国氛。
儒生幸持斧,可以佐功勋。
无言羽书急,坐阙相思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李侍御赴幽州任职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二十岁时开始挥笔作诗,三十岁时沉迷于典籍的研究。如今他为朝廷辟书,名声已经传遍四方。李侍御曾在同车同骑的幕府中相识,如今就要去嫖姚军的阵营。虽然我们此时相见,但草木已显得萧瑟,离别的时刻来得很快。悠悠的行子已经远去,渺渺的川流将我们隔开。站在高处眺望燕代的方向,夕阳西下,夏日的云彩在天边浮现。司徒手握精良的甲胄,誓言要消灭国中的邪气。儒生幸得持斧,能够辅佐功勋。无言的书信急切难寄,独自坐在阙楼中思念你。
注释:
- 挥篇翰:挥笔作诗。
- 穷典坟:精研典籍。
- 辟书五府:为五府(即朝廷)撰写文书。
- 嫖姚军:指去往幽州任职,"嫖姚"是指幽州的地方。
- 契阔:久别重逢。
- 草戚:草木凋零,表达离别的萧索。
- 悠悠行子远:远行的人渐行渐远。
- 眇眇川途分:渺小的河流将我们隔开。
- 司徒:古代官职,此处指代有权势的人。
- 无言羽书急:急于书信传递,但无话可说。
典故解析:
- 司徒:古代高官,负责辅佐治理,代表朝廷的威望。
- 燕代:指燕国的地理位置,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闻名,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创作于韦应物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祝愿与担忧。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李侍御之间的深厚友谊。诗的开头,韦应物回顾了自己二十岁时开始写作和三十岁时对学问的追求,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他的成就与李侍御的前途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
诗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草戚"和"悠悠"等意象,不仅渲染了离别时的忧伤,也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尤其在“登高望燕代”一句中,眺望远方的意象,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蕴含着一种既期待又忧虑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在表达对李侍御的祝愿时,提到“儒生幸持斧,可以佐功勋”,显示出对知识分子能在朝廷中施展才华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十挥篇翰:回忆自己年轻时开始写作的经历。
- 三十穷典坟:强调自己对学问的追求与研究。
- 辟书五府至:表示为朝廷撰写文书,已为人所知。
- 名为四海闻:名声传遍四方,表明其影响力。
- 始从车骑幕:回忆与李侍御初识时的情景。
- 今赴嫖姚军:表明李侍御即将赴任,展现离别的时刻。
- 契阔晚相遇:强调久别重逢的感慨。
- 草戚遽离群:描绘离别时的萧瑟之感。
- 悠悠行子远:表达对友人远行的惆怅。
- 眇眇川途分:描写河流将他们隔开的情景。
- 登高望燕代:展现对未来的展望与思念。
- 日夕生夏云: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增添情感色彩。
- 司徒拥精甲:指代有权势的人,暗示政治局势。
- 誓将除国氛:表达对国家的关注与责任感。
- 儒生幸持斧:希望知识分子能为国家出力。
- 可以佐功勋:期望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成就。
- 无言羽书急:表达书信难以传达心意的焦虑。
- 坐阙相思文:最后一句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同时,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内心的情感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友谊与离别,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赴任的祝福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离别后的萧条和忧伤。
- 云: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希望。
- 斧:象征知识与力量,代表了士人对国家的贡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嫖姚军”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任职?
A. 长安
B. 幽州
C. 洛阳 -
“二十挥篇翰”中的“挥篇翰”是什么意思?
A. 书写诗篇
B. 研究典籍
C. 交友结缘 -
诗中提到的“司徒”代表什么?
A. 一种武器
B. 古代官职
C. 一种情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李白》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与杜甫的《送李白》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然而,韦应物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和对未来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加关注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的沉重,展现出两位诗人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文集》
- 《唐代文学与文化》
通过这些分析与推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