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
白话文翻译:
在阴暗的山坡上,顽固的积雪堆积着,古老的崖壁上白云缭绕。攀着藤萝登上险峻的小路,扬起的尘土飘落在高大的树林中。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下方的谷场,还能看到归巢的飞鸟。
注释:
- 阴磴:阴暗的山坡。
- 顽雪:顽固不化的积雪。
- 老崖:古老的崖壁。
- 扪萝:攀着藤萝。
- 陟鸟道:登上险峻的小路,形容道路艰险。
- 扬尘:扬起的尘土。
- 乔林:高大的树林。
- 粟场:谷场,打谷的地方。
- 归飞禽:归巢的飞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择,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这首诗是他在丙子岁(可能是宋代的一个年份)三月十二日游嵩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廌在游历嵩山时,被山中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从而创作的。诗中描绘了山中的雪景、白云、险峻的小路和高大的树林,以及从高处俯瞰的谷场和归巢的飞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嵩山的自然景色,通过“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深远。诗中的“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则表现了诗人攀登的艰辛和山路的险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两句“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则从高处俯瞰,将山下的生活场景与山中的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阴磴顽雪积:阴暗的山坡上,顽固的积雪堆积着,形容山中的雪景。
- 老崖白云深:古老的崖壁上白云缭绕,形容山中的云景。
- 扪萝陟鸟道:攀着藤萝登上险峻的小路,形容攀登的艰辛。
- 扬尘落乔林:扬起的尘土飘落在高大的树林中,形容山路的险峻。
- 下方有粟场: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下方的谷场,形容山下的生活场景。
- 俯见归飞禽:还能看到归巢的飞鸟,形容山中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顽雪”、“老崖”等词语,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特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对比:通过高处与低处的对比,山中的自然景色与山下的生活场景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深远,攀登的艰辛,以及山下的生活场景,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磴:阴暗的山坡,象征着山中的静谧与深远。
- 顽雪:顽固不化的积雪,象征着山中的坚韧与不屈。
- 老崖:古老的崖壁,象征着山中的历史与沧桑。
- 白云:白云缭绕,象征着山中的神秘与变幻。
- 扪萝:攀着藤萝,象征着攀登的艰辛与勇气。
- 鸟道:险峻的小路,象征着山路的艰险与挑战。
- 扬尘:扬起的尘土,象征着山路的险峻与尘世的纷扰。
- 乔林:高大的树林,象征着山中的生机与活力。
- 粟场:谷场,象征着山下的生活场景与人间烟火。
- 归飞禽:归巢的飞鸟,象征着山中的生机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阴磴顽雪积”中的“顽雪”指的是什么? A. 顽固的积雪 B. 顽皮的雪 C. 顽强的雪 D. 顽固的雪
-
诗中“扪萝陟鸟道”中的“扪萝”是什么意思? A. 攀着藤萝 B. 摸着藤萝 C. 拿着藤萝 D. 看着藤萝
-
诗中“下方有粟场”中的“粟场”指的是什么? A. 谷场 B. 稻场 C. 麦场 D. 菜场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是描写山景,杜甫的诗更加雄浑壮阔,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诗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的《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与杜甫的《望岳》相比,李廌的诗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雄浑,注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廌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对隐逸生活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望岳》,可以对比阅读。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对比阅读。